正在阅读:高温天火患不断,消防机器人挺身救难

高温天火患不断,消防机器人挺身救难

2020-08-19 11:08:09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消防机器人阅读量:62120

导读: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大细分,消防机器人由于具备消防、救援等多方面的功能而饱受关注。
  如今,伴随着天气的越来越热,我国不少地区高温天数和平均气温都创新纪录,各种火灾隐患也是层出不穷。据报道,近日笔者所在的杭州地区包括富阳、诸暨、乔司等在内,就接连发生了多起火灾,大火趁着高温来势汹汹,不仅给社会公共财产带来巨大破坏,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而国内如此,国外也不例外。据悉,近日美国加州某地区温度也是超过了54°,创百年来所记录温度的新高。如此高温带来的火灾隐患,已让加州全面进入紧急状态。与此同时,位于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也正遭受着高温“烤”验,并不断上演冰与火之歌。受此影响,冰川消融速度也正不断加快。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抑或是北极等地区,这个夏天都全面笼罩在高温酷暑天气之中,并饱受着火灾的威胁。那么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应对高温火灾隐患,破除这一安全威胁,保护人身、财产和地球的安全呢?过去,我们普遍靠的是人,但如今,或许需要依靠消防机器人。
 
  消防机器人应对火灾有一手
 
  近年来,人口红利的不断衰减、各种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让机器人发展十分迅速。从工业领域到服务领域再到特殊领域,不仅机器人应用越来越频繁、市场规模越来越壮大,同时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这其中,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大细分,消防机器人由于具备消防、救援等多方面的功能而饱受关注。
 
  在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消防机器人通过机器换人,能够展现出显著价值。一方面在火情侦查上,过去受限于环境和安全,人员很难深入火场近距离探查,但有了消防机器人之后,这一环节变得简单。
 
  另一方面,在具体灭火任务上,消防机器人的作用也不遑多让。其既能够通过移动探索功能,对火灾现场环境进行全面检测,又能够通过内部数据处理,反馈出灭火地点和灭火所需水量,并与消防员协同作业,利用配备的高压水枪实施灭火。整个过程流畅而严谨,将传统消防水平进行了极大提升。
 
  除此以外,消防机器人还具备救援方面的能力。其救援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负责探测出受灾人员位置,反馈信息后由消防员实施营救,另外一种则是机器人完成自探自救。目前我国消防机器人的救援水平还停留在前一种的阶段,但这依然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消防救援水平的升级,让救援更加有效。
 
  未来突破三大难题拥抱蓝海
 
  对于饱受火灾威胁的国家与地区来说,消防机器人的出现,无疑具有非凡意义。其不仅能带来火情侦查、火情监测、灭火救援的新设备与新技术,同时也带来了消防行业升级的新思路与新方向。未来,在需求推动和机器人市场带动的作用下,消防机器人完全具备广阔发展潜力和空间,前景不可估量。
 
  但目前,就我国发展来说,消防机器人要想拥抱蓝海或许还需一段时间。因为我国起步晚、发展慢,截至2016年国内各省才配备了百来台消防机器人,平均每个省的消防总队只有2-5台,且还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参与灭火救援次数不超过30来次,大部分只被用于演习之中,可以说非常初级。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消防机器人技术不足,在环境适应性、载重性、灵活性、越障性、智能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落地普及比较困难;其二,是成本过于高昂,由于研发周期长,损耗经费高,产量较少,导致造价高昂市场接受较难;其三,是维修保养不易,存在人才方面的不足。
 
  这三方面原因,不仅限制了我国消防机器人的性能和产量,同时也阻碍了产品的落地与普及。在此背景下,未来我国只有不断加强研发、突破技术、升级功能,以及组织人才培养、降低产品价格、提升量产能力,才能加速消防机器人从演习阶段进入到实际应用之中,才能促进消防机器人进一步的成熟。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