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网速还能再快4倍!高通毫米波秀肌肉:更美好的5G愿景才刚开始

网速还能再快4倍!高通毫米波秀肌肉:更美好的5G愿景才刚开始

2020-08-28 09:01:14来源:快科技 关键词:5G高通毫米波阅读量:25610

导读:8月27日,GSMA协会举行了毫米波技术深入解读研讨会,高通公司工程技术总监骆涛博士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5G毫米波技术的新进展。
  2020年都已经过去2/3了,5G建设如火如荼,已经有35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5G网络,80多家运营商开始5G商用,今年预计可以出货2亿部5G手机。
 
  中国无疑是大的5G市场,截至6月份国内就有1亿5G用户了,全年预计可以发展到2亿用户,同时新增5G基站80万,占到70%以上的份额。
 
  到今年底,的5G应该可以说完成了第一波建设了,大城市的5G差不多普及了,但这不是5G的结束,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因为后面还有更好的,尤其是5G要实现从能用变成好用的跨越,毫米波技术也是时候登场了。
 
  8月27日,GSMA协会举行了毫米波技术深入解读研讨会,高通公司的工程技术总监骆涛博士做了题为《实现毫米波移动化 释放全部5G潜能》的主题演讲,介绍了5G毫米波技术的新进展,展示了高通在5G毫米波上的持续投入和新努力成果。
 
  不太为人熟悉的毫米波:5G网速再快4倍就靠它了
 
  说到5G,铺天盖地的宣传大家已经很熟悉了,1Gbps以上的网速是它标志性的优点,下载极快,但是具体的5G技术大家可能就了解得不够深入了,尤其是毫米波5G。
 
  实际上5G是多种技术的集合,光是频段上就分为两部分——FR1和FR2,前者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6GHz以下频段,这是常见的,也是目前的主流。
 
  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GHz——100GHz,也就是毫米波(mmWave)频段,带宽是Sub-6GHz频段的25倍多,而频率和带宽越高,网络速度就越快,所以毫米波5G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网速更快。
 
  运营商在推广5G商用时标称的下载速度都在1Gbps以上,不过实际上想达到并不容易。
 
  Ookla的新数据分析显示,6GHz以下频段的5G平均网速大约是225Mbps,而毫米波频段可以做到900Mbps,峰值速率更是超过2Gbps。
 
  所以毫米波的优点之一就是拥有更高速率,平均速率比现在6GHz以下频段5G快了4倍,差距非常明显,特别是一些需要高带宽的应用,比如超高清视频等等,毫米波能够实现更短的传输时间,甚至瞬间即达。
 
  正是毫米波高速率的优点,可以跟6GHz以下频段的5G组成黄金搭档,尤其是在室内场合,如商场、机场、高铁站等人群密集的环境中,超高速的毫米波5G可以提高网络容量,解决5G后一公里难题。
 
  毫米波挑战大 高通秀肌肉:5G坐上了“火箭”
 
  毫米波5G优势明显,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存在着更大的挑战——高频段需要从前端射频到基带芯片,再到应用端的全面配套设施,同时也面临传输距离短、容易被干扰等缺憾,技术及商业上的挑战都非常大,需要业内厂商共同努力,一点点突破瓶颈。
 
  作为目前移动通信行业领头羊,高通过去3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推动移动网络技术发展,目前基于高通骁龙技术平台的5G手机、模组及其他终端已经是6GHz以下频段5G技术的主流。
 
  同样,高通在多年前就开始了毫米波相关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让毫米波商用一点点成为现实。
 
  根据骆涛博士的介绍,针对毫米波5G存在的覆盖有限、成本高、信号衰减、终端要求高等问题,高通已经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借助共址技术克服了路径损耗实现了广覆盖,同时做到了视距和超视距传输,自适应波束技术则解决毫米波信号的遮挡问题。
 
  总之,在毫米波技术上,以往阻碍商用的瓶颈一一被突破,高通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调制解调器、射频及天线解决方案,使得毫米波在智能手机中实现商用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务”,而是逐步成为现实。
 
  今年2月份,高通正式宣布推出骁龙X60基带,不仅用上了5nm工艺,还成为首款支持毫米波、6GHz以下两种频段聚合的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能够帮助运营商大程度地利用频谱资源,以提升网络容量及覆盖。
 
  此外,骁龙X60还支持5G FDD-FDD和TDD-TDD载波聚合以及动态频谱共享(DSS),并且包含6GHz以下频段5G FDD-TDD载波聚合解决方案。
 
  骁龙 X60还搭配全新的高通QTM535毫米波天线模组,该模组旨在实现出色的毫米波性能。
 
  更惊人的是,骁龙X60实现了7.5Gbps的网络速率,并且为运营商提供灵活、可靠的网络部署方式,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容量,加速5G普及。
 
  5G技术继续演进 中国毫米波5G启航
 
  在高通解决了技术瓶颈问题之后,毫米波商用现在也要驶入快车道了,它可以成为6GHz以下频段的有力补充,未来可以扩充到室内高速网络、公共网络及企业专网等领域,普及高速网络。
 
  小到办公室,大到体育场甚至机场、火车站,这些地方以后都可以靠毫米波实现1Gbps以上的网络覆盖,不仅手机可以用,电脑、XR等设备也可以借助它畅联。
 
  此外,毫米波在中国这个大的5G市场上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6GHz以下频段5G建设今年将初步完成了,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络覆盖,提升5G网络的实际体验。
 
  根据GSMA协会的数据,预计到2034年,在中国使用毫米波频段所带来的经济受益将产生约1040亿美元的效益,这大约占亚太地区毫米波频段预估贡献值(预计将达2120亿美元)的一半。
 
  5G毫米波的经济效益如此之大,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早在2017年7月,我国工信部就批复了新增毫米波试验频段,包括26GHz、38GHz,频谱资源合计7.75GHz,国内的研究也一直没断过。
 
  2019年11月1日,高通联合中兴宣布,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双方已于10月19日成功实现了中国第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的5G毫米波互操作性测试(IoDT)。
 
  目前高通已经跟国内的移动、联通、电信及众多手机品牌都达成了合作,国内的5G毫米波有望在2021年正式起航,通过6GHz以下频段+毫米波的部署策略,真正实现“数千兆比特速率、大容量、广覆盖和低时延”的5G愿景。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5G工业互联网
    2025-02-13 11:37: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