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空天院升级并对外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

空天院升级并对外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

2020-09-02 08:56:42来源:仪表网 关键词:遥感监测传感预测系统阅读量:23707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该系统是空天院已有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的升级版。
  "人以食为天",表达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食物的自给自足,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农作物病虫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
 
  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因此,对此监测较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该系统是空天院已有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的升级版,与原版系统相比,升级版系统汇聚了多源、多尺度、多模式海量地球大数据,涵盖了植被参数反演、病虫生境监测、灾害识别与早期预警、农牧业损失评估等功能模块,生产了农田、森林、草地等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预测产品,实现了涵盖农田、森林、草地的植被病虫害监测与预测服务在线发布,打通了从数据、算法到产品、应用的全链路。
 
  目前,空天院已通过该系统发布了92期、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典型区域的《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报告》,并针对当前肆虐亚非的沙漠蝗虫,发布了《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专题。
 
  据悉,遥感监测就是用仪器对一段距离以外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而能收集信息,对其进行识别、分析、判断的更高自动化程度的监测手段。遥感集市云服务平台监测对象主要有地面覆盖、大气、海洋和近地表状况等。
 
  还可以用于监测绝大部分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一般情况下,农作物叶面积指数获取主要依靠传统光学遥感获取,这种方式易受大气、云雨等干扰,不仅增加了农作物叶面积指数获取难度,且获取精度也受到一定影响。而雷达遥感不受大气、云雨的干扰,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监测能力,而通过农作物叶面积指数,不仅可以监测作物长势,同时在作物生长特定阶段,监测者也可以利用叶面积指数进行作物估产。
 
  (原标题:空天院升级并对外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青海湖刚毛藻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等3项青海省地方标准拟批准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拟批准发布《青海湖刚毛藻遥感监测技术规范》《水质 偏二甲肼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水质 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项地方标准,现予以公示。
    遥感监测
    2024-04-03 11:02:30
  •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成功发射 全天时、多要素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再添新成员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收官”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705公里,整星重量约1300千克,设计寿命为8年。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遥感监测
    2022-12-09 09:09:31
  • 遥感监测文化遗产地 技术成文化传承“庇护所”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进行遥感执法监测。“天上看、地上查”的工作模式解决了文物排查、监测工作量大、文物执法工作薄弱等多个问题。
    遥感监测
    2022-04-15 10:19:33
  • 防治土地荒漠化 遥感监测来帮忙

    2018年,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为130.7亿元,同比增长19.1%,约占遥感服务市场规模的15.4%。2019年,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为155.0亿元左右。
    遥感监测遥感技术智能遥感装备
    2020-06-23 08:48: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