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四家车企已符合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四家车企已符合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2020-10-14 09:18:40来源:盖世汽车网 谷姣姣 关键词:汽车汽车产业阅读量:21971

导读:为淘汰高污染车辆,研究机构督促欧盟将“2035年作为销售内燃机车型(包括目前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截止日期”。
  据外媒报道,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ransport & Environment,T&E)发布的分析报告,按2020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法国标致雪铁龙(PSA)集团、沃尔沃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宝马集团已经满足了欧盟关于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2020年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新车平均碳排放须低至95g/km。雷诺、日产、丰田马自达和福特车队每公里的排放量与欧盟制定的目标之间还有2g的差距,而大众(5g)、现代起亚(3g至7g)、戴姆勒(9g)和捷豹路虎(13g)距离目标差距仍较大。
 
  为了达到全年的排放目标,车企需要销售更多的插电式混动车和纯电动车。据T&E 计算,在2020年,仅Zoe这一款电动车就可以帮助雷诺平均减少15g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确保达标。虽然雷诺上半年的碳排放量仍然比标准略高,但下半年该公司电动车销量的激增将能帮助其达到排放目标。
 
  然而,戴姆勒等其他制造商不应该单单依赖于纯电动车。据T&E表示,“戴姆勒希望通过销售更多E级、C级、 A级和GLC等插电式混动车型来弥补大部分差距。今年,这些车的销量已经大幅上升”。
 
  大众也从多方面避免潜在的欧盟二氧化碳罚款。一方面,该公司9月底宣布正与上汽、福特联手打造二氧化碳池。鉴于欧盟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定,车企间互相分摊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种有争议的避免罚款的方法。FCA和特斯拉合作打造的二氧化碳池就是一个好的范例:没有特斯拉的电动车,FCA就不会那么快满足欧盟碳排放目标。另一方面,大众正推动首款ID.3上市,预计2020年底首批ID.4也将开始交付。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大众首批租赁活动正在进行中:一款全新的高尔夫8 eHybrid可用于商业租赁,每月99欧元。
 
  凭借CMP和EMP2两个平台,PSA目前正在向市场推出许多插电式混动车和电动车——从纯电动小型车到电动SUV,或四轮驱动插电式混动的中档SUV。相比之下,捷豹路虎目前只有一款纯电动车型——捷豹I-Pace,而路虎揽胜也几乎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搭载更大电池和CCS快速充电的插电式混动车要到2021年初才能上市,短期内捷豹路虎除二氧化碳池以外没有其他补救措施。
 
  除此之外,T&E称捷豹路虎(以及戴姆勒)当前的状况有点令人担忧:上半年该公司SUV销量的比例上升至39%。参照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的实际车辆消耗调查,T&E也对插电式混动车比例越来越高的影响进行了批判性研究,要求欧盟将“2035年作为销售内燃机车型(包括目前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截止日期”。
 
  T&E清洁汽车高级经理Julia Poliscanova表示:“明年,七分之一的欧洲新车都将为电动车。欧盟汽车制造商已重新回到电动车的竞争中,但如果在2025年和2030年没有更宏伟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来刺激他们,车企早将在2022年放缓电动车攻势。”而且,大众兹威考工厂已证明,电动车也可以吸引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
 
  除了插电式混动车对气候的好处不明,T&E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2025和2030年“宽松的”碳排放目标可能导致“电动车销售停滞数十年”,并在2021年后停滞不前。因此,该联合会呼吁:“电动车终于进入欧洲主流市场,但是SUV的销量仍然在快速增长。现在,淘汰高污染汽车的方式就是给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明确的截止期限。以生物燃料、虚假的电动发动机或化石气体为动力的产生二氧化碳的汽车在2035年之后将不能上市。”
 
  (原标题:四家车企已符合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