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会议聚焦|中俄科技合作圆桌会议在沪召开

会议聚焦|中俄科技合作圆桌会议在沪召开

2020-10-15 09:02:43来源:上海市科委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阅读量:22137

导读: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在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深化对俄合作,沪苏浙皖科技部门负责人以及南京、合肥、嘉兴等城市代表也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各方就加强对俄科技创新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协同开放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与俄罗斯城市间协同创新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作为“中俄科技创新年”重点活动之一,近日,“中俄科技合作圆桌会议”在沪举办,旨在加快推动对俄科技合作与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融合发展,促进中俄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部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合作司副司长尤里·拉斯佩尔托夫作为两国科技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程雪涛等长三角地区科技部门领导及代表、中俄双方高校院所及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商中俄创新合作渠道及合作交流机制,共话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区域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增添新内涵。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科学与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安德烈·马克西莫夫、俄罗斯仪表制造者及通信技术联盟副主席根纳季·波波夫、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副校长德米特里·阿尔谢尼耶夫线上参会,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阿扎罗夫、斯克尔科沃创新中心驻中国代表柯煜靖等俄方嘉宾也应邀线下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国庆主持。
 
  长三角一体化 引新“双循环”
 
  陈霖豪副司长在致辞中指出,俄罗斯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长三角地区科教资源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要充分把握“中俄科技创新年”的良好契机,进一步落实中俄创新合作各项举措,以双边产业、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共同打造开放协同、务实高效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努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中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
 
  拉斯佩尔托夫在致辞中表示,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有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双方都致力于寻求互利共赢的发展前景,相信通过本次会议能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探索形成新思路、新方向。他表示,上海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许多方面具有前沿地位,对俄合作内容丰富、成果显著。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创新能力强,科创产业紧密融合。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重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在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深化对俄合作,沪苏浙皖科技部门负责人以及南京、合肥、嘉兴等城市代表也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各方就加强对俄科技创新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协同开放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与俄罗斯城市间协同创新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上海对俄合作 覆盖创新“全链条”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上海与俄罗斯加深友谊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随着“上海中俄创新中心”的成立、中科院上海分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对俄科技合作体现出互动层级更高、合作领域更广、合作模式更实的新趋势。他表示,上海愿与各兄弟省市一起共同承担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国家战略,共同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区域协同开放的新格局,共同推动中俄两国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两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打造长三角开放合作新高地。
 
  会上,俄罗斯圣彼得堡科技与高教委员会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线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科技中心)上海代表处正式成立、浦俄孵化器与莫斯科创新集群在线签约,这些新举措都将有力推动上海对俄科技合作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Vavilov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华测导航公司、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等8家沪俄两地机构的代表也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体现了上海对俄合作的良好基础。
 
  会议展览对接 三位一体“创立方”
 
  此次中俄科技合作圆桌会议期间,在第22届中国工业博览会还同步开设有“中俄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同时组织长三角地区各类创新主体与俄罗斯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展开“中俄创新项目对接会”。
 
  “中俄科技创新成果展区”集中展示了中俄有关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中俄技术成果50余项,彰显两国在科技创新合作框架下积极推动两国重点领域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合作。
 
  9月16日下午还举办了“中俄创新项目对接会”,邀请17家俄罗斯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远程视频交流形式,与会议现场的长三角地区科技主管部门代表和近20家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等,路演展示数十项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此次项目对接会通过互动连线交流来分享技术解决方案,以项目为抓手、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与俄罗斯建立多方位、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合作。
 
  (原标题:会议聚焦|中俄科技合作圆桌会议在沪召开)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贵州召开高铁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质量提升推进会

    会议指出,近年来,贵州高铁发展迅猛,全省高铁通车运营里程已达1800余公里,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看到,高铁沿线部分区域,尤其是桥梁、隧道的4G/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还存在一定的盲区盲点,给旅客带来不便。
    移动通信科技
    2025-04-07 10:27:58
  •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尽显科技力量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融合创新的典范,凭借其灵活性、高度适应性和人机协作能力等优势,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教育科研、家庭服务等众多领域展现。
    人形机器人科技
    2025-02-24 09:22:32
  • 科技改变生活 机器人应用场景多

    为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开发,推广“机器人 ”应用创新实践,前段时间,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等八单位近日联合印发《重庆市“机器人 ”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
    科技机器人
    2024-11-13 10:34:09
  • 聚焦数字化建设 地方工信快报来了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每一步进步都在默默地重塑着我们的日常。最近,有哪些城市发展新产业的动态呢?小编在本文中做了整理,一起来看!
    智慧城市科技
    2024-05-15 09:16:42
  • 加强科技支撑,塑料回收技术持续迎来新成果!

    中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当前也正面临着严重的塑料污染挑战。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仅为1890万吨,占同期废塑料生产量的30%左右。
    塑料回收技术科技
    2024-04-02 10:45:20
  • 江苏省已发布“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打造高能级科技人才发展平台,加快建设高能级人才载体,打造高新区产才融合主阵地,突出企业承载科技人才主体地位。
    金融科技金融产业
    2022-02-08 18:39: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