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热点快评:华为之后,中芯也开始芯片突围

2020-12-11 10:52:07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阅读量:48006

分享:
导读:日前,中芯对外发布公告,表示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亦庄国投联合成立了合资子公司,业务囊括12吋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系列、技术测试。
  熟悉芯片领域的都知道,当前华为和中芯已经成了难兄难弟。前者遭遇美国多次禁令打压,芯片的发展已经被掐断,相关业务举步维艰;而后者作为国内规模大的芯片制造企业,日前也被美国纳入“军工企业”黑名单,未来企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此形势,华为已经开启芯片突围模式,开始自建芯片工厂和生产线。11月份,华为先是在上海筹备成立一家不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工厂,深耕物联网和5G相关芯片;12月,武汉华为光工厂项目主厂房也顺利封顶,此外其还准备在广州购地建造研发中心。
 
  据华为自己透露,当前其在芯片设计领域并不落后,欠缺的芯片制造基础和能力,基于此华为希望通过自建芯片工厂和生产线,从低端制造开始循序渐进突围,终实现芯片完全“去美化”,并实现向化的迈进。当然,这一想法也深深感染到了中芯。
 
  就在被列入黑名单的第二天,中芯也对外发布公告,表示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亦庄国投联合成立了合资子公司,业务囊括12吋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系列、技术测试。通过总计50多亿美元(约326亿人民币)的投入,提升技术、产能和良品率。
 
  据了解,目前中芯已经拥有成熟的14nm工艺生产线,同时在“N+1”工艺落地的情况下,“国产版本”的7nm也即将走向成熟,在芯片制造领域具备一定实力和优势。在此背景下,中芯投入巨额资金建子公司,能有效保持竞争力,突破美国的封锁。
 
  不过,就像业内专家们所认为的那样,国产芯片面临的险境,光靠巨头企业冲锋和单干是不行的,这背后还是需要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共同助力。因此,当华为和中芯已经举起反抗的旗帜,我们期待行业其他企业能够及时跟上,积少成多后终能改写局面。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最新报告:中芯国际跃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2024-05-27 10:04:50
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的报告显示,中芯国际在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收入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台积电、三星。
本田汽车和IBM签署谅解备忘录,欲合作研发芯片 2024-05-16 10:27:17
本田汽车内部的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家公司尚未敲定一些细节,比如未来的时间规划以及每家公司在合作中的角色。”据悉,这是本田和IBM首次达成大规模的合作关系。
韩国计划拨款72.8亿美元支持芯片产业 2024-05-14 09:40:22
5月10日,韩国财政部长Choi Sang-mok在视察当地一家芯片制造公司时表示,此次援助计划总额超过10万亿韩元,旨在支持芯片行业从芯片材料到制造设备和组件等所有领域的设施投资和研发计划。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