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我国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 将开展6G愿景研究

2020-12-26 13:37:53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阅读量:44726

分享:
导读:据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透露,目前我国累计建设5G基站已经达到了71.8万个,5G网络规模高居首位。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而2020年则是5G商用加速推进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虽然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5G建设与部署一度迟滞,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国内各地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加快推动5G设施建设,不少地方都提前完成了年度5G基站新建开通目标。
 
  据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透露,目前我国累计建设5G基站已经达到了71.8万个,5G网络规模高居首位。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对我国今年5G建设与发展情况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闻库表示,我国已经实现所有地市都有5G网络覆盖,完成了既定目标。在5G终端方面,1月—11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44亿部,上市手机新机型累计199款,分别占到所有手机的一半左右。此外,我国用户数量增长非常快,5G的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2亿。
 
  2020年5G应用也取得了较快进展,5G在智能制造、医疗、能源等热点领域都体现了意想不到的非常好用的效果,在矿山、港口、制造业等多个场景的应用模式日益清晰,已经可以拷贝复制到其他行业去进行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2021年我国5G发展将向实现建设好、应用好、发展好5G良好生态努力。
 
  一是要统筹部署,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扎实推动5G网络建设,在5G网络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推进,紧贴不同场景需求,打造高质量的5G网络。
 
  二是充分发挥5G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催化作用,促进各方的协作,共同推动5G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实体经济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三是要强化技术创新,持续推进5G技术研发试验,加快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芯片模组、仪器仪表等技术产品的成熟,增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加大毫米波试验力度,促进毫米波产品成熟。加快R16标准的成熟应用,同时也要推动后续的R17、R18标准持续演进。
 
  此外,还要展望未来,开展6G愿景研究,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然,以上5G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地政府、行业、企业的全面参与。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各地对于5G发展与商用的支持都非常充分,但是在推动5G应用落地方面还存在差距。接下来,各地需要结合本地经济、产业实情,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合理、合情推动5G产业建设与5G技术的创新、应用。
 
  在国家层面,为了助推5G商用,日前工信部向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了5G频率许可,同时允许部分4G频率用于5G。在各方的鼎力支持下,2021年我国5G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并在5G应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3年左右我国5G建设与部署还将保持高度推进态势,逐步实现更广泛区域的网络覆盖,并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类问题。同时,5G商用的加快落地将使得5G相关市场迎来快速增长,预计从2022年开始将呈现较快扩张趋势,超高清视频、VR/AR等将成为主要应用场景。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华为:今年很多手机将支持5G-A比5G快10倍 2024-03-04 11:12:59
目前,我国运营商已经在国内20多个省份部署了5.5G试点网络,大量公众用户以及部分行业用户今年有望体验5.5G服务。
MWC 2024:5G-A占据C位,商用元年正式开启 2024-03-01 14:20:19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将是5G-A商用元年!如果说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那么结合云和AI技术的发展,运营商商业增长的潜力巨大,有望为产业各种创造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
到2025年底,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2024-01-04 10:59:51
到2025年底,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3万公里铁路和50万公里公路、20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持续完善,5G流量占比显著提升。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