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实现进口替代 我国待突破的仪器仪表科学技术有哪些?

实现进口替代 我国待突破的仪器仪表科学技术有哪些?

2021-01-04 13:29:23来源:仪表网 关键词:半导体轴承制造阅读量:22750

导读: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科学仪器仪表特别是科学仪器仪表如何尽快实现国产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并且在电工仪器仪表、工业测量和科学测试仪器仪表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诞生了一批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还是落后于先进水平的,主要体现在技术落后、产品稳定性差、研发能力弱等方面。
 
  虽说,我国科学仪器仪表在国产化上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历史积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科学仪器仪表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科学仪器仪表特别是科学仪器仪表如何尽快实现国产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实现自主研发对于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欣欣向荣,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打破国外的垄断。那么,你知道,我国在仪器仪表方面待突破的核心技术有哪些吗?
 
  半导体
 
  纵观来看,半导体加工设备基本为日本,美国霸占。目前,小编了解到,蚀刻设备精度较高的是日立,英特尔离不开其供应商,有些是供应,其他厂商想买都买不成。
 
  光刻机就是我国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之一,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我国在该领域长期落后,技术薄弱,话语权较低。而ASML光刻机以193纳米波长光源,实现了达到7纳米级的芯片蚀刻,其售价也达到近亿美元。居高的产品成本和产品稀缺让很多国家一度望而止步,一筹莫展。在高科技竞争严峻的当前,唯有提高自主创新技术能力,停止“拿来主义”,才能为半导体事业发展提供新出路,为科技大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众所周知,一个CPU制造出来需要许多设备和材料,前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有美国企业四家,日本企业五家。事实上,半导体行业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越上游的企业越少,产值越大,技术难度也就越高。由于起步晚,核心技术缺少导致我国半导体发展受限。尤其是核心技术方面仍有尚未掌握的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关键芯片领域依赖于进口仍是现状。
 
  发展核心高科技产业,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这贯穿在科学事业革新的每个阶段。微纳光学制造技术作为现代先进制造的重要方向,其水平高低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如何研制出面向微纳光学结构制造的光刻装备是相关科研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半导体技术突破未来可期。
 
  精密仪器
 
  科学仪器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被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者”和“奠基石”,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倍增器”和“助推器”,同时也是大国博弈的一个有效的“政治筹码”。
 
  近年来,国产仪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已见成效,部分仪器业已实现国产化。但由于仪器研发基础较为薄弱、技术积累相对不足、自主研发新产品能力不强、关键器部件“空心化”等原因,仪器进口依存度高的难题仍未得到有效化解,国产仪器研发制造与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被美,日,德基本垄断的前沿精密仪器,其中包括美国10家,日本6家,德国4家,英国2家.该仪器是指医疗,科研设备等。比如显微镜,光谱仪,引力波探测器,拉曼成像仪,测量仪等,客人科学研究离不开精密仪器的使用。
 
  因此,我国各地也在聚焦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建设科学仪器产业园。今年3月,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在惠山区前洲街道正式奠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园中设计、园内制造”的科学仪器装备产业新模式,构建中国科学仪器装备全产业链园区。5月17日,怀柔科学城促进科学仪器产业创新发展暨“怀柔科仪谷”建设发布会举行。怀柔科学城将打造科学仪器投资、研发、设计、制造、展示和交易的产业高地,计划于2030年建成具有影响力的“科仪谷”,聚焦仪器。
 
  轴承制造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市场需求旺盛。
 
  轴承可以说是日本,瑞典,德国的天下轴承在工业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将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在出现点蚀前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寿命。
 
  轴承行业经过多年产业竞争后,目前已经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由瑞典、德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的八大跨国集团瓜分市场,包括瑞典企业SKF、德国企业Schaeffler(INA+FAG)、日本企业NSK、NTN、Minebea、NACHI、JTKET和美国企业TIMKET。这八大企业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我国轴承制造市场主要由上述所陈述的八大跨国轴承集团占领。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代表性企业有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不过,随着本土轴承制造企业提高制造技术,部分大型本土企业已经能够生产产品,如瓦轴集团生产的大型电动轮自卸车配套轴承,成功替代进口产品。
 
  后,小编想说,相信在相关部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学技术的研制和应用之路会越走越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进口替代可期
 
  (原标题:实现进口替代 我国待突破的仪器仪表科学技术有哪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