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可穿戴设备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为其供电。设备越小,电池的空间就越小,使得在某些情况下,续航时间就成为问题。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Huanyu "Larry" Cheng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利用从无线电波中收集的能量为可穿戴设备供电的新方法。
目前用于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的能源存在缺点。太阳能只能在暴露在阳光下时采集能量,而摩擦电设备只能在人体运动时采集能量。Cheng表示,研究人员并不是要取代这些供电方式,而是试图为可穿戴设备提供额外的稳定能量。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可拉伸的宽带偶极子天线系统,可以无线传输从健康监测传感器收集的数据。
该设备由一对可拉伸的金属天线组成,集成在带有金属涂层的导电石墨烯上。该系统的宽带设计使其即使在拉伸、弯曲和扭曲时也能保持频率功能。该系统连接到一个可拉伸的整流电路,以创建一个整流天线,可以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电力。
然后,这些电力可以用来为无线设备供电,或者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充电。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技术是一个构件,它可以与无线可传输数据设备相结合,提供一个关键的组件,与团队开发的现有传感器模块一起工作。研究人员下一步将探索电路的小型化版本,并致力于开发整流器的延展性。
该团队认为,他们已经创建了一个平台,可以很容易地与过去开发的其他模块进行组合和应用。研究人员将探索扩展或调整新技术用于其他应用的机会。
(原标题: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无线电波为可穿戴设备供电的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