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完全柔软的机器人,形状像蜻蜓,旨在滑过水面并对环境条件做出反应。这款名为DraBot的机器人完全不需要电子装置,可以对环境条件做出反应,比如pH值、温度或是否存在油污。研究人员认为,该原理验证示范装置可以成为更先进的自主和远程环境机器人,能够帮助水体监测工作解决一系列问题。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苍蝇的软机器人。经过数次迭代,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蜻蜓的形状,并设计了一个内部微通道网络,使其能够通过气压进行控制。机器人的身体长约2.25英寸,翼展1.4英寸。
机器人的本体是通过将硅倒入铝制模具中烘烤而成。内部通道使用软光刻技术创建,并用柔性硅管连接。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是让DraBot在没有任何电子装置的情况下,使用自动执行装置对长距离的气压控制做出反应。
DraBot通过控制进入其“翅膀”的气压来工作。微通道将空气挤压到前翼,在那里通过一系列指向后翼的孔逸出。当后翼向下时,气流被阻断,DraBot就会保持静止。当两翼向上时,DraBot就会向前移动。
该团队还在每个后翼下设计了靠近机器人身体的“气球”驱动器。当这些气球充气时,会使翅膀向上移动,让控制器告诉机器人去哪里。翅膀上涂有自愈性水凝胶,使其对水的pH值变化做出反应。
当水呈酸性时,一个前翼与后翼融合,使机器人旋转一圈而不是直线行驶。当pH值恢复正常时,融合的翅膀就会分开,机器人就会对指令做出反应。研究人员还在机器人上放置了海绵,这些海绵会吸收油污并改变颜色,表明其存在。如果水温过高,DraBot的翅膀也会从红色变成黄色。
(原标题:软体机器人DraBot“蜻蜓”可探测水中的环境状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