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全球半导体芯片荒:现代丰田上汽等车企停产,苹果推迟MacBook和iPad的生产

全球半导体芯片荒:现代丰田上汽等车企停产,苹果推迟MacBook和iPad的生产

2021-04-13 09:39:14来源: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关键词:半导体芯片汽车苹果阅读量:25688

导读:当下,全球产业之所以陷入芯片荒,一方面是全球芯片供应链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去年因疫情催生出火热的电子产品需求。
  芯片荒既是“照妖镜”,也是试金石。
 
  近日,士兰微董秘陈越在朋友圈转发的一段文字引发了广泛关注。文字内容称:“这一次芯片荒是一个照妖镜,也是一个试金石。各大电子类上市公司的2020年报与2021年第一季度报发布在即,这一次报表不用再细看了,只看这个公司抢到了多少份额的货就行。调研时也别问乱七八糟的问题了,直接就问能抢到多少货就行。在芯片荒的大背景下,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全部都体现在这个单一指标上了。凡是宣称因为半导体缺货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的,都是半导体产业帮忙挑选出的弃子。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抢到足够多的货的企业,就是半导体产业所认可的,在趋势之上的好行业好企业好团队。”
 
  此话不假,某种程度上来说说得很实在,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芯片荒对各企业影响的本质,但讨论问题还是要结合当下的行业状况,具体问题具体看待。
 
  芯片荒何时解?
 
  当下,全球产业之所以陷入芯片荒,一方面是全球芯片供应链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去年因疫情催生出火热的电子产品需求。据研究机构IDC数据,去年全球PC市场大增近13%,今年预计还将增长18%以上。
 
  这也导致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显现的汽车芯片危机,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渐爆发。据市场研究机构英国埃信华迈公司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将有100万辆汽车因“缺芯”推迟交付,2021年全球汽车产业销售额将减少600亿美元。
 
  在电子芯片和汽车芯片同时紧缺的情况下,显然目前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单车所需的芯片量更多的汽车行业情况更为严重。
 
  汽车芯片分为功能芯片、功率转换半导体、传感器三大类,一辆汽车至少需要搭载上百种芯片,才能保证汽车各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一次严重短缺的芯片是在汽车制造中分布最广的,用于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中的微控制器,但汽车其他所需的芯片会不会也变得严重短缺,目前还不好说,这依赖于芯片厂商的生产计划安排。
 
  据分析机构预测,全球汽车芯片短缺至少还要持续半年甚至三个季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李邵华表示,最早预期芯片短缺6个月可以缓解,现在来看,可能需要9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导致芯片供需矛盾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爆发,但不必过分恐慌,要冷静对待;今年汽车产销将呈现前紧后松的状态。”
 
  谁是弃子?
 
  据不完全统计,除大众、丰田、蔚来、福特、沃尔沃、通用等厂商宣布因芯片短缺削减汽车产量,上周又有多家汽车厂商宣布停产。
 
  4月2日,上汽集团表示,去年三、四季度,上汽大众的部分车型已经因芯片短缺面临产能紧张;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的产能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部分车型出现阶段性停产。上汽称,现阶段,上汽大众会根据市场需求优化排产计划,优先保证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的产能。
 
  4月3日,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铃木汽车在日本的三个工厂中有两个将暂时停产。
 
  4月5日,斯巴鲁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将于4月10日至27日暂停其群马县太田市工厂的生产,以调整生产计划。其表示,计划从5月10日起恢复太田工厂所有生产线的生产,并补充称,停产对其财务业绩的影响尚不确定。
 
  4月7日,据韩联社报道,由于芯片长期短缺,现代汽车和双龙汽车等多家韩国车企被迫停产。现代汽车此前已通过减少各工厂加班调整产量,但蔚山第一工厂的艾尼氪(IONIQ)5纯电动车和KONA生产线仍将从当天起暂停至14日。
 
  4月7日,在蔚来第10万辆车下线的媒体会上,蔚来CEO李斌表示,如果不受供应链影响的话,蔚来在3月份已经有几天实现每天400台的产能,意味着一个月可以有一万台的产出。目前供应链伙伴受到芯片的影响,以及电池产能压力,每个月将力保7500台的产能,但还是有压力。此前,蔚来宣布停产5个工作日。
 
  进入4月,汽车行业减产停产的厂商越来越多,影响层面不断扩大,电子产品行业也同样如此。
 
  管理供应链能力强大的苹果也未能幸免于芯片危机。4月8日,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芯片关键部件短缺,部分MacBook和iPad的生产已被推迟,但目前iPhone生产尚未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士兰微董秘陈越所转发的文字中提到的“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抢到足够多的货的企业,就是半导体产业所认可的,在趋势之上的好行业好企业好团队”这句话是合理的,但也要认识到,目前缺芯问题背后有多重原因,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需要当前全球多个产业共同面对,并一起度过此次难关。
 
  当然,我们也需要正视芯片危机对中小型企业所造成的影响。拥有议价能力,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和供应链的大公司尚且都无法幸免地受到了波及,这就意味着在议价和管理供应链方面能力较弱,甚至不具备任何优势的中小型企业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抓住机会
 
  此次芯片危机,让我国各行业充分意识到芯片国产化的紧迫感。而危机就是机会,有不少企业已提前或正准备抓住这一机会,进行布局规划。
 
  吉利汽车一直在推动自主研发的芯片。其关联公司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年内将推出7nm车规级芯片,有消息称有望率先搭载吉利旗下车型上。此外,吉利与百度投资的汽车科技初创企业亿咖通科技,也计划最快于明年通过与ARM中国的合资企业供应7nm芯片产品。
 
  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正在进行自研芯片项目。据报道,小鹏汽车的自研芯片项目团队在10人以内,项目已经启动数月,并在中美两地同步进行。目前,该项目北美负责人是小鹏汽车北美公司首席运营官Benny Katibian(前高通公司工程副总裁),国内负责人是小鹏汽车联席总裁夏珩。
 
  另外,广汽集团也将在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芯片应对小组,及时协调芯片供应链问题。
 
  不过,近期最受关注的芯片布局事件是中国资本斥资收购全球第二大芯片巨头。
 
  3月29日,全球第二大OLED驱动芯片厂商韩国Magnachip(美格纳)半导体在其宣布,公司与中国私募基金智路资本签订收购协议。据悉,智路资本此次投资规模达到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2亿元。
 
  按照计划,该交易预计将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
 
  但是,该收购案曝光后,不少韩国民众担心“京东方收购韩企后成为LCD全球第一”的历史重演,以该交易会“泄漏国家半导体核心技术”为由请求韩国青瓦台否决这笔收购。
 
  此外,该收购案还需要得到美方的同意,不过就目前的进展来看,收购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汽车企业也好,资本也好,都在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难题,可以预见,自研芯片会逐渐成为部分企业的发展布局重点,而在车企的努力下,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速度有望提前进入加速期。
 
  (原标题:全球半导体芯片荒:现代丰田上汽等车企停产,苹果推迟MacBook和iPad的生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库克押注AR!苹果的终极目标是打造AR眼镜:超越Meta

    Vision Pro不是苹果的终极目标设备,苹果CEO库克正全力推动增强现实AR眼镜的研发。苹果还会持续对Vision Pro和visionOS重金投入,为的就是不断完善visionOS,为AR眼镜的问世奠定基础。
    苹果AR眼镜
    2025-04-15 11:16:44
  • 苹果豪赌“界面革命”!手机电脑操作系统界面即将大改

    基于Vision Pro的visionOS系统积累,新系统将引入“空间深度层级“概念,图标和控件将突破平面限制,通过微妙的阴影与半透明效果构建立体层次。
    苹果操作系统界面革命
    2025-03-13 16:57:05
  • 热烈祝贺丨盖立亚获评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通用技术沈阳机床的盖立亚获评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盖立亚参加工作二十五载,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自动生产线汽车
    2025-03-06 10:24:10
  • 地方响应“国补”,超15个省市发布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本次消费券购买新车即可享受,无需以旧换新;新能源乘用车与燃油车享受同等优惠标准;覆盖个人消费者和非营运企业;可与国家、省市相关促销政策叠加使用,即时抵扣、核销便捷。活动将于2025年12月31日结束,先到先得。
    汽车以旧换新汽车消费
    2025-02-28 14:40:53
  • 折叠屏行业要变天!苹果进场:最快明年亮相 对标华为

    目前华为占据中国折叠屏市场第一名的位置,根据调研机构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917万台,同比激增30.8%,其中华为以51.29%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折叠屏苹果华为
    2025-02-28 13:18:20
  • 苹果计划2027年推出下一代自研芯片C3

    苹果接下来的动作将集中在自研基带芯片(BP)与人工智能(AI)的结合上,同时将推出新的产品设计和折叠屏设备的大规模爆发,苹果公司下一代自研芯片C3预计将在2027年亮相。
    苹果自研芯片C3
    2025-02-26 09:29: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