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消息,新华社报道称,我国首个国产大飞机生产试飞中心竣工,标志着我国已形成从科研设计、生产试飞到交付运营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大飞机产业链条。
该中心位于江西省南昌航空城核心区域,紧邻瑶湖机场主要功能是承担国产ARJ21飞机的生产试飞支持和运营保障等。
该项目占地面积 24.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4.6 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交付中心、完工中心、喷漆机库等 16 个建筑单体及机坪区。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实现每年完工交付约 30 架次飞机的产能目标。
ARJ21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2002年4月经国家批准立项,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成功首飞,2016年6月28日成功首航,实现了我国航线上国产喷气客机零的突破。
它的航程为2225-37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40500千克,最大使用高度11900米,采用90座全经济舱“左二右三”座位布局,具有适应性、舒适性、经济性、共通性、系列化等特性。
日前中航西飞董事、总经理宋科璞在回答投资者有关ARJ21飞机交付情况以及C919发动机相关事宜时表示,ARJ21飞机预计在2021年可按计划累计完成100架部件交付,ARJ21飞机的生产为公司增加了产值,后续架次的研制投产将持续带来利润贡献。
(原标题:我国首个国产大飞机生产试飞中心竣工:完善ARJ21产业链)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