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美国半导体联盟”成立之后,中国芯片行业如何实现跨越?

“美国半导体联盟”成立之后,中国芯片行业如何实现跨越?

2021-05-25 09:59:29来源:镁客网 关键词:芯片半导体阅读量:23956

导读:不得不承认,当下正是国产芯片“最好的时代”。五月初,美国拉拢全球64家半导体产业链知名企业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
  五月初,美国拉拢全球64家半导体产业链知名企业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这其中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等企业,而大陆半导体企业全部被排除在外。显然,美国希望在半导体行业成立一个围堵中国企业的联盟。
 
  在大局势面前,华为海思再次做出了表率。
 
  有数据表明,华为在上月22日申请注册全新“麒麟处理器”商标,国际分类为“9类科学仪器”,目前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而该芯片极有可能是华为内部研发的3nm工艺手机芯片,命名为麒麟9010,有望在今年完成芯片设计。如果该芯片能顺利生产,将再次确立华为在芯片领域的领先定位。
 
  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说的那样:中国的芯片设计能力已经步入世界领先水平,这一环节上的突破,让中国半导体的竞争力大大提升。
 
  国外垄断依然存在
 
  一直以来,芯片国产化都是避不开的话题。
 
  从中兴事件,到华为被全面封杀,都直接体现出当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最真实处境——快速且畸形地发展。
 
  在设计与封测方面,国内企业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但是其他方面,包括晶圆制造、EDA软件、生产半导体所使用的机器和材料,都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目前决定芯片霸权的一共有三大部门,分别是材料、EDA软件、半导体设备。
 
  其中材料主要是日本垄断,EDA软件是美国垄断,而半导体设备则由美国、日本一起垄断,主导是美国
 
  在制造芯片的19种主要材料中,日本有14种位居全球第一,总份额超过60%。全球近七成的硅晶圆产自日本,那是芯片制造的根基。目前全球三大EDA软件(用于芯片设计)巨头铿腾、明导和新思,均为美国企业,全世界几乎所有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都离不开它们。
 
  而在生产设备领域,全球三大巨头中应用材料、泛林都是美国公司,包括蚀刻、薄膜沉积、生态系统等方面,美国同样保持着领先地位。
 
  作为半导体技术和商业化上的后发选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落后,因为自身路径,国内产研环境,以及不友好的产业环境等多种原因,逐渐掉队,错失了融入行业内的最佳时期。
 
  从1957年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开始,全球半导体的中心就在美国硅谷,随后多年里,半导体行业发生多次产业转移,从日本,到韩国,再到中国台湾,每个地区都因此建立起自己的半导体工业体系,而中国内地直到近些年才开始承接半导体产业转移,并开始国产化之路。
 
  近两年以来,中国芯片行业全面开花,在材料、设备、EDA软件上不断的发展,设计、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上也是不断的进步着。
 
  而美国半导体却逐渐陷入停滞的怪圈,被台积电等代工厂牵制着产品,这也是美国成立“半导体联盟”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半导体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
 
  芯片设计将为突破口
 
  去年11月10日,华为心声社区官方发布一篇《任总在C9高校校长一行来访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件。
 
  在文件中,任正非表示:我们国家要重新认识芯片问题,芯片的设计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世界领先。
 
  相比于其他环节,中国芯片设计进步迅速。
 
  由于资源扎堆,国内企业大多是注重研发设计的“轻资产”模式,比如海思、展讯等企业,均为“无晶圆厂设计企业”,即只负责设计环节,制造、封测则交由其他企业。2016年以来,翻倍增长的芯片企业,也多属于设计领域。
 
  截至2020年12月,按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国内已有2218家芯片设计企业,相比 2019 年增长了 24.6%。其中,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传统设计企业聚集地外,无锡、杭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汉、苏州、合肥、厦门等城市的设计企业数量都超过 100 家。可见,国内设计企业增速依旧较快。
 
  当前,AI芯片已经形成了新的风口,目前在手机SoC芯片上,华为海思已经与高通旗鼓相当;而在最新的AI芯片领域,海思、寒武纪等企业,也均具有高竞争力的设计水平,同时带动了国内设计的发展。
 
  但同时,国内企业大多数都是小公司,八成是百人以下规模的企业,这也反应了人才短缺严重的现象。数据显示,我国未来需要70万半导体人才,目前只有不到30万,缺口40万。其中尤其缺行业的领军人物。然而,引进人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国内半导体行业要想大发展,必须立足于培养本土人才。
 
  形势看似悲观,前景依旧光明
 
  尽管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不得不承认,当下正是国产芯片“最好的时代”。
 
  在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我们看到中国芯片行业正在大步向前。
 
  一方面,半导体行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另一方面,政策和资本带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
 
  如今,芯片产业的利好消息蜂拥而至。近两年来,北京、浙江、河南、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均已出台促进集成电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及规划。自2017年来,对于芯片产业的减税政策每年颁布一次。在缺芯的热潮下,各地纷纷投入建设芯片工厂。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在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三大方面,积极推进加快政策落地。
 
  正是外部环境的利好,以及国内芯片企业的努力,推动国产芯片正在向一流水平竞争。
 
  这一大趋势下,世界半导体大会在南京再次开幕。届时,来自国内知名芯片公司、EDA软件公司以及投资机构的嘉宾,将在这次大会上一起探讨国产芯片设计的未来。
 
  (原标题:“美国半导体联盟”成立之后,中国芯片行业如何实现跨越?)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