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聚焦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 百度AI“秀肌肉”引行业关注

聚焦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 百度AI“秀肌肉”引行业关注

2021-06-07 15:13:57来源:快科技 关键词:百度人工智能阅读量:20922

导读:人工智能浪潮之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6月5日,正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全球的目光聚焦杭州,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召开。
  人工智能浪潮之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6月5日,正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全球的目光聚焦杭州,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召开,同期的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也拉开帷幕。
 
  主会场上,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带来重磅报告和分享,高屋建瓴为人工智能发展建言献策。博览会上,来自全球的人工智能企业携“拳头”产品亮相,共同展示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及应用场景。此次百度AI参展,小度机器人、百度昆仑芯片、飞桨深度学习平台,以及百度智能云的众多产品解决方案纷纷亮相,百度展台成为博览会现场的一大亮点。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吾守尔•斯拉木等多位重磅嘉宾、大咖也莅临了百度展台,体验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给出建议及指导。
 
  百度AI惊艳亮相,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获关注
 
  本届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上,国内“AI头雁”百度100多平米的展台内熙熙攘攘。可以看出,本次百度核心展现的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相关技术,该领域存在着较高门槛,在行业素有“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美誉。
 
  百度自然语言处理一直秉承着“理解语言 拥有智能 改变世界”的理念,自研知识增强的语义理解技术,登顶全球权威榜单GLUE,一骑绝尘;构建的多源异构超大规模知识图谱,拥有5500亿知识,并在不断演进和更新;百度翻译每天翻译超千亿字符,支持203种语言互译,41006个翻译方向;同声传译技术,翻译准确率超80%,时延3秒,与人类水平相当,已支持服贸会、进博会等上百场会议。细数下来,百度在NLP的各个细分领域,都可谓是积淀深厚的领军者。
 
  展台入口处的“小度机器人”分外惹眼,憨态可掬的外形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小朋友互动、合照。据工作人员介绍,小度机器人能够通过自然的交互方式,像是语音、图像、对话,在准确理解用户意图的基础之上,与用户进行信息、服务、情感的交流。可以说,小度会学习、有知识、善交流、能思考、懂情感,是一个有梦想的智能机器人,前段时间小度还以特邀助理的身份亮相央视,与主持人一起主持了白鹤滩水电站落成仪式。
 
  进入展馆内,百度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在普通人看起来晦涩的技术基座,吸引了不少AI开发者的关注。作为国内首个开源开放、功能丰富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集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及丰富的工具组件于一体,助力开发者快速实现AI想法,激发创新。如今飞桨已凝聚320万开发者,服务12万家企事业单位,创建了36万个模型。
 
  在“百度大脑”的展示区域,工作人员为参展者演示了AI写诗、百度翻译APP拍照翻译等功能,百度千言数据集、语义理解技术与平台文心(ERNIE)、UNIT智能对话平台等也同台亮相。其中,“AI写诗”板块吸引了众多观众打卡体验。观众输入任意词语、句子,基于百度领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短短两三秒的时间内就可以生成一首文采飞扬、意境优美的“七言绝句”,让现场的观众赞叹连连,“AI写诗可比我们普通人写的好太多了,假如李白能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估计也要为这个技术所折服!”
 
  支撑“AI写诗”的是百度大脑智能创作平台,从媒体内容生产的“策采编审发”全流程出发,推出智能策划、智慧采编、智能审校、分发助手、科学评馈五大功能模块,能够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一站式开箱即用的内容生产服务和工具,全面提升内容生产质量和效率。就在5月底,百度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建立智能媒体研发中心,百度大脑智能创作平台在此次合作当中充当重要的“角色”,推动媒体业务的数智化转型。
 
  百度大脑是百度AI多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的集大成,是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核心技术已进入“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深度语义理解”阶段,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音、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领域国际领先。目前,百度大脑已全方位输出270多项AI能力,并依托百度智能云,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展台的另外一侧就是“百度智能云”展示区域,在这里,百度AI的落地成果和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智慧教育、智慧医疗、能源、工业等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一亮相。百度智能云 “灵医智惠”推出的智慧眼底筛查方案,能够帮助眼疾患者早筛早诊,降低致盲风险。现场有很多观众纷纷排队体验眼底筛查机。
 
  现如今百度智能云已经形成“云智一体”的独特竞争优势,率先在业内打造AI原生云计算架构,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百度还展示了中国第一款自研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据工作人员介绍,百度昆仑芯片采用百度自研XPU神经处理器架构,是业内设计算力最高的AI芯片,能够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的AI算力支持,以满足各个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目前已在搜索、质检等多个场景落地交付。
 
  降低门槛、融合创新,百度AI助推产业智能化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各个领域,成为千行万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指引下,行业亟需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使用门槛,并与人工智能实现融合创新,以加速企业由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迈进,最终实现产业变革。
 
  百度是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拥有扎实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实力,百度智能云在AI公有云市场位列中国第一;Apollo在自动驾驶领域测试里程中国第一;小度智能屏出货量全球第一。
 
  作为国内AI头雁的百度,也正通过其AI能力的独特广度及深度,将领先的AI技术开放给社会各界,以AI赋能生态。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的开源开放,让开发者无须每一个人都从第一行算法代码写起,可以直接调用,大幅降低了应用的门槛。在城市、工业、电力、通信等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有飞桨在发挥作用。
 
  当下,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以其“头雁”效应不断带动国内全产业链发生颠覆性变革。此次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上的惊艳亮相,只是百度AI十余年发展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百度将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并携手各行各业生态伙伴和开发者,促进AI技术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进入到规模化应用的工业大生产时代。
 
  (原标题:聚焦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 百度AI“秀肌肉”引行业关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 宝马押宝人工智能,能赌赢吗?

    宝马在电池续航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技术搭载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支持15分钟内完成80%电量快充。
    宝马人工智能
    2025-04-16 14:58:1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