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贵?无疑是人才!自古以来,人才就是统治者们争夺的重要资源,不管是秦穆公求贤若渴还是刘备三顾茅庐,都体现出古人对于人才的重视。而在现代,人才重要性更是不断加大,如今俨然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打底。
基于此,对于当前处于变革前夜的芯片领域来说,人才需求也是异常庞大。从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到芯片销售、应用和操作,都需要不同人才参与其中,然而眼下全球人才分布却明显不均,且高质量人才缺口较大,这使得相关企业对于人才的争夺战变得愈发火热和激烈。
特别是在我国,在当前面临国际上一些国家百般阻挠,芯片自主研发大势所趋,但芯片人才缺口已超过70万不断向百万逼近的情况下,企业们对于人才的渴求更是无比炽烈。据了解,此前华为已经向应届生开出百万年薪进行招揽,而近日,网传oppo也开出40万年薪揽才。
据一些网友爆料,日前,OPPO给上海地区芯片设计、芯片验证等岗位应届生开出了41万的年薪,数字IC岗位年薪更是达到了45万。40万的年薪虽说无法与华为的百万年薪相比较,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已经普遍高于了行业标准,对于应届生来说更是丰厚无比。
那么,oppo缘何舍得花如此大手笔招揽芯片人才呢?这是因为自2020年2月以来,oppo发布了自研芯片计划“马里亚纳计划”,在华为遭到美国封锁,我国必须独立造“芯”的关口,oppo未雨绸缪从零起步,希望通过砸钱扩充自家芯片团队,实现自研芯片的快速发展。
不过,一昧砸钱招揽人才终归治标不治本,也并非长久之计。可能高薪会吸引一些国外的优质人才加入我国芯片产业发展,但由于人才总量有限且质量参差不齐,一昧砸钱只会引发企业间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长期持久稳定的发展,同时也很难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真正崛起。
在此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芯片专业或学院,利用相关教育和实践培养及储备人才,无疑才是彻底为相关企业打开人才大门的有效途径。好消息是,今年4月份,清华大学已经正式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专门致力于人才建设和相关破解“卡脖子”难题,这无疑带来福音。
而未来,伴随着国产芯片发展的不断加快,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速相关政策落地,推进人才运作模式和体系飞速成熟,通过产学研政共同发力,让校企合作解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易流失、人才浪费严重等问题成为常态,才能真正满足行业企业发展之需和突围之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