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慧城市:数字技术进行治理的路线图

智慧城市:数字技术进行治理的路线图

2021-07-28 15:24:02来源:千家网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字技术阅读量:21915

导读:随着医疗卫生事件引发了从工作和协作到分发和服务交付等方方面面的数字创新浪潮——在许多方面改变了公众的期望——城市在未来十年的技术治理进展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 在使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目标时,治理正在成为一个严肃的考虑因素。
 
  • 希望使用4IR工具的城市必须解决问责制、限制技术滥用、确保公民隐私、加强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范围等方面的挑战。
 
  • G20全球智慧城市联盟(GlobalSmartCitiesAlliance)制定了一份政策路线图,城市领导人和管理者可以将其作为健全技术治理的基准。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的目标是使城市和人类住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韧性和可持续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城市正在寻求实施一系列智能技术,帮助它们应对医疗卫生事件这样的危机,提高整体效率和生活质量。
 
  但是,尽管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目标,但在使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推动智慧城市目标时,治理正在成为一个严肃的考虑因素,特别是考虑到公众对市政管理的信任的重要性。隐私、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和互联互通等问题正在成为智慧城市项目道德和负责任治理方面存在差距的领域。
 
  满足治理需求
 
  2020年,随着世界各地社会努力应对医疗卫生事件的传播,新加坡似乎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技术驱动的接触者追踪系统。公民在进入公共场所时需要扫描带有身份信息的二维码,从而使合同追踪者能够追踪任何可能接触过病毒的人。此外,还推出了一款应用程序,允许通过数字设备在距离很近的人之间交易加密的ID信息,然后只能由卫生部解密。
 
  虽然新加坡人对该系统有些怀疑,但政府一再承诺信息将仅用于接触者追踪。因此,当最近发现警方一直在使用这些数据进行自己的调查时,公众信任危机就出现了,这种危机仍在持续。虽然现在正在出台立法来限制对数据的访问,但事后看来,对治理的更多关注显然可以防止许多公民现在认为的政府两面派。
 
  新加坡发生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因为新兴技术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治理挑战。在未来几年,希望使用4IR工具的城市将不得不应对这些挑战——包括问责制、限制技术滥用、确保公民隐私、加强网络安全以及人机协作的程度。随着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理问题,关于新技术部署的争论只会继续增长。
 
  随着医疗卫生事件引发了从工作和协作到分发和服务交付等方方面面的数字创新浪潮——在许多方面改变了公众的期望——城市在未来十年的技术治理进展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在荷兰阿珀尔多伦,隐私官就处理个人公民数据提供建议,数据保护官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遵守隐私政策。这意味着不仅要解决道德部署的基本原则,还要解决私营部门合作的作用以及发展新技术治理方法所需的实验。
 
  虽然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需求,但都需要一个技术治理框架,可以参考并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定制。为此,G20全球智慧城市联盟(GSCA)成立,旨在帮助城市确定和采用智慧城市技术的基础政策,制定政策路线图,城市领导人和管理人员可以将其作为健全技术治理的基准。
 
  该路线图围绕五个核心原则进行组织:公平、包容和社会影响;隐私和透明度;安全性和弹性;以及运营和财务的可持续性。与GSCA合作开发的报告“管理智慧城市:道德和负责任的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基准”分析了全球36个“先驱”城市如何部署这些原则,并结合了对GSCA政策专家的详细调查和访谈和市政府官员。根据路线图评估先锋城市的政策,建立一个数据集,可以作为其他城市评估自己政策的基准。
 
  伦敦是36个先锋城市之一,伦敦的数字官西奥·布莱克威尔(TheoBlackwell)指出:“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将数据交到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手中,发挥数据解决城市挑战的潜力。”“但我们也需要以一种安全、合乎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来做这件事。”
 
  解决治理差距
 
  对这些模范政策的先行者城市的分析揭示了治理缺陷的真实存在。除开放数据外,所有模型政策领域都存在显著差距。这使得智能城市技术部署在较好的情况下不够有效,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包括公民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面临威胁。
 
  城市需要解决这些差距,以充分利用4IR技术,同时保护其公民免受犯罪分子的侵害。以政策路线图为指导,审查与智慧城市技术有关的政策以找出差距,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起点。
 
  例如,缺乏书面政策有时会导致错失机会。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如果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提供商之间没有协调,联邦政府的资金将不足以在智能电线杆中安装光纤。但由于该市没有书面的“一次挖掘”政策,它可能错过了较有效和较高效的技术推广机会。
 
  为了填补这样的空白,城市需要与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合作。地方政府在努力与指导和法规保持一致时,需要寻求国家和地区政策制定者的支持。此外,城市将需要一个强大的治理模式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例如,迪拜在其133个政府实体和半实体中都设立了网络安全办公室。他们的网络安全治理框架每年由总干事办公室审查,并由迪拜电子安全中心评估和审计。
 
  民间组织还可以通过为城市提供技术技能来提供帮助,例如,开发开放数据平台以及监控城市透明度和问责制。而且,在受到监管以减轻不公平竞争的同时,城市应与私营部门(包括技术供应商)合作,帮助将治理提升到全球标准。
 
  加古川是日本的先驱城市之一,它为领导力和公民协调如何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2017年,该市颁布了一项法令,放置了1,475台“mimamori”摄像机,即“以关怀和同情心照看某人”的摄像机,以打击高发的街头犯罪。mimamori系统可以检测携带蓝牙低功耗标签的居民,使父母和家人能够通过安全应用程序接收儿童或老人位置的通知。该市举行了十多次市政厅会议,市长亲自解释了该政策的目的并回答了问题。市民可以放心,摄像头网络可以做什么以及数据去哪里会有明确的限制。结果,90%以上的市民对这一努力表示欢迎和支持,加古川的犯罪率首次低于县平均水平。
 
  不可否认此类数字工具的价值——尤其是当城市从医疗卫生危机中恢复过来时,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些工具部署中的治理差距可能不必要地使城市及其公民面临风险并抑制他们的反应能力。
 
  从医疗卫生事件中复苏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重新设置和重新审视引导数字技术采用的治理政策,未来十年,数字技术的步伐肯定会加快。通过制定强有力的路线图来管理其智慧城市愿景,城市将确保它们能够利用高效、有效和公平的数字技术迎接未来的挑战。
 
  (原标题:智慧城市:数字技术的治理路线图)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智慧清洁机器人 解锁高效清洁秘诀

    智慧清洁机器人是指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导航等先进技术的自动化清洁设备,能够自主完成地面清扫、垃圾收集、环境消毒等多种清洁任务。这些机器人不仅大幅提高了清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智慧城市清洁机器
    2025-04-27 09:29:16
  • 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发布 对智慧城市有何影响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
    数字经济智慧城市
    2025-04-18 10:13:20
  • 智慧商业: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商业范式革命

    2025年,智慧商业将迈向“自主进化“的新阶段,推动商业体系从机械执行转向智能生命体,最终形成更具适应力和创造力的新范式。
    智慧商业数字技术
    2025-04-16 09:30:11
  • 山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总体布局

    《山西省消防条例》(2025年修订版)是山西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旨在加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智慧消防智慧城市
    2025-04-16 09:23:37
  • 《江西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印发

    根据该《细则》,公共数据资源的登记范围为,直接持有或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对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鼓励对未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
    公共数据智慧城市
    2025-04-10 10:51:35
  • 智慧政务:数字时代政府治理的新范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持续深化,智慧政务将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智慧政务智慧城市
    2025-03-21 08:44:2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