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科创动能持续迸发 上半年宁波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27.9亿元

2021-08-17 15:28:34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阅读量:23026

分享:
导读:宁波坚持以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科技生态,以高能级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揭榜挂帅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
  今年年初以来,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宁波坚持以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科技生态,以高能级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揭榜挂帅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
 
  真抓真落实,实干见实效。上半年,宁波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27.9亿元,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22.5%;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3.6%,高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34.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增速均超过50%。
 
  阔步创新大道,宁波“第一动力”更澎湃。
 
  高能级平台形成资源“蓄水池”,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能为汽车“瘦身”三成的铝合金副车架、无需眼镜就能实现3D效果的LED屏……在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资本对接会上,一系列迈向量产的前沿科技吸引眼球。
 
  在宁波,高能级科创平台正成为宁波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集聚全国创新资源。甬江实验室获批建设新材料浙江省实验室并揭牌运行,宁波大学“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发展规划出炉……随着项目的快速推进,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形成。
 
  大平台、大项目是创新“高地”,不仅能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还是高端人才栖息的“梧桐树”。“高地”一旦形成,资源“蓄水池”随即产生。
 
  顶层设计之下,大院大所边建设边出成果,一系列先进技术在宁波落地,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今年上半年,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一期项目顺利开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集聚创新人才243名;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孵化的浙江蓝卓公司已发展下游用户1000余家。
 
  揭榜挂帅破解“卡脖子”难题,创新活力越发激扬。太空显微实验仪、微晶偏光3D显示技术……在“天和”核心舱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背后,挺立着宁波企业的坚实背影。
 
  企业是创新主体。要让“待字闺中”的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结合,必须在企业与高校院所间搭建起双向对接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宁波给出了一套自己的破题方案——企业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榜公布,政府根据共性需求制定重大专项,邀请全国创新团队破题。
 
  今年,为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宁波聚焦全市十条标志性产业链,组织开展技术、材料、零部件“卡脖子”情况排摸,建立“三色图”攻关机制,分类组织研发攻关与推广应用。
 
  借助“四张清单”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宁波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发布攻关指南,加大“前沿引领技术2035”“关键核心技术登峰”“重大场景应用”等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上半年,全市发布企业重点自主创新产品67个。
 
  创新机制下,宁波技术交易、专利产出持续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技术交易额143.8亿元,同比增长5.6%。截至6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376件,同比增长21.0%,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增速逐月攀升。
 
  高新“龙头”带动行业发展,创新生态日渐向好。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行业“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带动产业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上半年,宁波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37.0亿元,同比增长52.6%。
 
  宁波正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破解两链融合过程中的痛点、堵点。目前,智能汽车、新型显示、注塑装备等创新联合体加速组建。宁波国家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成立,总规模50亿元,首期4亿元资金已到位,将重点支持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科技企业孵化与发展。
 
  下一步,宁波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重大科创平台能级提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四大攻坚战”,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科技力量。
 
  (原标题:科创动能持续迸发 上半年宁波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27.9亿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2256万!上海兑付2024年第一批科技创新券(仪器类) 2024-04-19 18:15:08
在本次兑付中,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社会公示,确定了多个符合兑付条件的项目,其中包括与仪器仪表、传感器等相关的多个项目。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2022-08-19 09:03:23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为全国科技界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重庆市修订实施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坚持“四个面 2022-03-04 10:22:17
3月1日,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新修订的《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坚持“四个面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