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科学家首次在新维度条件下实现量子气体的超固体

2021-08-19 11:46:53来源:cnBeta 阅读量:24731

分享:
导读:现在,科学家们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地控制极冷气体云中的单个粒子并揭示出在日常世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
  据外媒报道,量子气体非常适合研究物质相互作用的微观结果。现在,科学家们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地控制极冷气体云中的单个粒子并揭示出在日常世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单个原子是完全离域的。这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在凝聚体的每一点上都存在相同的原子。
 
  两年前,由来自因斯布鲁克大学实验物理系Francesca Ferlaino领导的研究团队跟因斯布鲁克奥地利科学院的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所首次成功地在磁性原子的超冷量子气体中实现超固态。磁相互作用使原子自组织成液滴并按照规则的模式排列。
 
  “通常情况下,你会认为每个原子会在一个特定的液滴中被发现,其无法进入彼此之间,”Francesca Ferlaino团队成员Matthew Norcia表示,“然而,在超固态状态下,每个粒子在所有液滴上都是离域的,同时存在于每个液滴中。所以基本上,你有一个系统,它有一系列高密度区域,所有这些区域都共享相同的离域原子。”
 
  尽管存在空间秩序(超流体),但这种奇异的结构可以产生无摩擦流等效果。
 
  新的维度,新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量子气体中的超固态只被观察到是一串液滴(沿一维方向)。“通过跟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的理论家Luis Santos和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理论家Russell Bisset的合作,我们现在已经将这种现象扩展到二维并产生了两行或多行液滴的系统,”Matthew Norcia指出。这不仅是定量的改进,并且还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角。
 
  他说道:“比如在一个二维的超固体系统中,人们可以研究漩涡是如何在几个相邻水滴之间的孔中形成的。”Francesca Ferlaino已经在展望未来,他表示:“虽然这些在理论上描述的涡旋尚未被证实,但它们代表了超流体的一个重要结果。”
 
  新研究领域:超固体
 
  50年前就曾有预言称,超固态及其惊人的特性会在超流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仍没有一个明确的证据证明该系统的超固态。两年前,来自比萨、斯图加特和因斯布鲁克的研究小组首次独立成功地从超冷量子气体中的磁性原子中创造出所谓的超固体。超固体这一新兴的、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的基础是磁性原子的强极性,其相互作用特性使得在实验室中创造出物质的这种矛盾的量子力学状态成为可能。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在新维度条件下实现量子气体的超固体)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来高效和准确验证量子设备 2021-12-23 09:16:08
量子计算机成为科学媒体的头条新闻,但这些机器被大多数专家认为仍处于起步阶段。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一种量子传感导航设备 2021-10-29 13:47:26
为了进一步阻挡污染物,Schwindt与桑迪亚材料科学家合作,用钛和蓝宝石建造了这个腔室。
超快电子显微镜为开发新的量子设备带来关键性的 2021-08-30 11:58:40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开发具有广泛用途的等离子体设备--从量子信息处理到光电子学(结合基于光和电子元件)到用于生物和医疗的传感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