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奥迪公布电动化战略 将于2033年停产内燃机车型

奥迪公布电动化战略 将于2033年停产内燃机车型

2021-08-27 14:01:25来源:盖世汽车网 关键词:汽车电动化汽车智能化阅读量:25035

导读:奥迪宣布了Vorsprung 2030战略,旨在加速其电动化进程。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奥迪宣布了名为“Vorsprung 2030”的新企业战略,其目标是加速该公司的电动化转型,使其在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社会和技术方面的探索者。此外,奥迪还将继续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在2033年彻底停产内燃机车型。
 
  在过去50年里,奥迪的口号一直都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从这一公司精神出发,奥迪希望在2030年之前,以新的和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扩大其电动化战略。
 
  奥迪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该公司宣布了Vorsprung 2030战略,旨在加速其电动化进程。该公司首席执行官Markus Duesmann介绍了这个新的战略及其意义:“‘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依然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使用清洁技术才能解决世界上的许多重大问题,例如碳排放和全球变暖。我们是一家保证客户自由和个人出行的企业。我们不会为了开发技术而开发技术,技术必须在保持全球的出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有效性。”
 
  奥迪董事会、首席战略师Silja Pieh及其团队,以及来自美国和中国的500名员工一起,分析了2030年之前出行领域中与该公司相关的600多个趋势。结果显示,公司在生产的所有方面都需要关注未来的可持续性。
 
  此外,奥迪还设定了一个日期,即在2033年时停产所有内燃机汽车。但是该公司将在这些车辆的整个寿命周期中持续为其提供服务。
 
  该公司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为其电动车队开发一个生态系统,包括自动驾驶和无缝更新,让未来的奥迪汽车具有更加独特的DNA。
 
  该公司表示,大众集团的软件部门CARIAD将在2025年前为其所有品牌开发一个具有标准化操作系统和云连接的可扩展软件平台。Duesmann表示:“大众E3 2.0软件平台将成为未来协同效应和创新的推动者,包括自动驾驶技术。”
 
  (原标题:奥迪公布电动化战略 将于2033年停产内燃机车型)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获多车企定点,鉴智机器人智驾方案不足4000元

    据介绍,双目摄像头可通过2个有位置差异的摄像头获得画面中障碍物的距离等3D信息。
    汽车智能化
    2024-09-06 10:17:38
  • 华为和岚图合作,或采用HI模式合作

    对于此次合作,有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向相关媒体表示:“双方的具体合作车型及合作模式,还在进一步推进中,目前还没有可以透露的信息。”
    汽车智能化驾驶系统
    2024-01-23 11:50:28
  • 吉利、极氪新专利公布,可将汽车驾驶信息图像投影至用户眼睛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以及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各大厂商们都在新功能上玩起了花样。当前市场上流行的HUD是将信息投射到车辆挡风玻璃上,从而减少用户低头看仪表盘的角度。
    图像投影汽车智能化
    2023-12-18 09:56:25
  • 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 ,边缘计算赋能正当时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增速逐渐放缓,汽车市场总体趋于饱和,但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正冲击着传统的汽车产业链,汽车智能化趋势正逐步形成。
    汽车智能化边缘计算
    2023-04-11 08:07:45
  • 汽车电动化转型带动智能工厂非标自动化集成商阔步发展

    202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5万辆,同比增长1.5倍。购置税优惠和高油价因素导致消费者放弃高油耗车型,转而选购电动汽车。这也为智能工厂非标自动化集成商阔步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汽车电动化智能工厂
    2023-03-13 08:58:33
  • 大众的电动化目标:2030年收割市场

    投放更多的新车型肯定是少不了的。未来几年,基于MQB平台继续打造传统动力车型(这些畅销车型将为大众汽车未来的投资奠定基础)之外,到2026年,大众品牌每年至少还会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
    汽车电动化电动汽车
    2022-03-17 09:47: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