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工业4.0时代,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

工业4.0时代,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

2021-09-06 14:44:28来源:化工仪器网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工业检测技术阅读量:22096

导读:无损检测技术(NDT),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测对象使用性能及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如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并结合仪器,通过分析材料、零件、设备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朱兰曾说过,如果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质量的世纪。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所用的工业设备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复杂,设备的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拆解设备的部件再进行检测,而随着设备生产对微型化的重视,拆卸设备成了难题,无损检测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
 
  无损检测技术(NDT),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测对象使用性能及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如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并结合仪器,通过分析材料、零件、设备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1978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它是一个全国性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是工业发展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
 
  现在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主要的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技术(UT)、射线检测技术(RT)、渗透检测技术(PT)、磁粉检测技术(MT)四种,其他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技术(ECT)、红外热成像技术(TIR)等。
 
  超声波检测技术(UT)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声波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超声波能量来检测材料或设备中的缺陷。一般的超声波探伤系统由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组成,使用耦合剂,将探头接触的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形成光滑清洁的表面后,将超声波发射进入被测金属,然后再接收从缺陷反射回来的回波并进行分析。
 
  超声波检测技术广泛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也可对较大厚度的设备进行内部缺陷检测,但它不适用于检测形状复杂或不规则的设备。
 
  射线检测技术(RT)
 
  射线检测技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常用的射线类型有X射线和γ射线两种,它们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穿透肉眼无法穿透的材料,使另一边的胶片感光。再通过分析胶片上的信息判断出缺陷。
 
  X射线检测技术的优点有很多,如对缺陷的定位精准性高、对检测结果记录直观等,在实践应用方面技术适用于所有材料,普适性非常高,且测出的缺陷影像直观、容易保存,一经推出便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
 
  X射线检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工业领域它可以检测铸件和焊缝的气泡和裂纹,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检测精密铸件的质量,生活中常见的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是医院的X光检测。
 
  渗透检测技术(PT)
 
  渗透检测技术也被称为荧光渗透检测,是一种液体渗透检测,它分为清洗、涂渗透剂、显像观察(利用紫外线)和清除表面显影剂四个步骤,可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磁性、非磁性等各种材料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显示直观、操作方便等特点,能够检测出材料缺陷的形貌和分布状态。但它只能检测出缺陷的表面分布,无法确定其实际深度并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
 
  如今渗透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维修领域不可少的检测方法,是评级工程材料、零部件质量的重要技术方法,也是提升生产效率、改进工艺的重要手段。
 
  磁粉检测技术(MT)
 
  磁粉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置于强磁场中,待它们被磁化后,由于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不连续性的存在,磁粉会形成肉眼可见的磁痕,主要分为预处理、磁化、施加磁粉、检查和后处理五个步骤。
 
  磁粉检测技术只能用于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可检测出它们不能目视的不连续性,并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它的缺点是对被检测材料表面光滑度和检测人员技术要求高,检测速度慢、范围小。
 
  涡流检测技术(ECT)
 
  谈起涡流检测技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涡流。当通有交流电的线圈套在被测金属板外使,线圈附近及其内部会产生交变磁场,这时被测试件中会产生旋涡形状的交变感应电流,我们成为涡流。
 
  涡流检测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检测试件内的涡流变来测定各种金属材料及少量非金属如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性能的技术。检测时线圈不需要与被测物接触,可进行告诉检测,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更容易实现自动化,但它并不适用于检测形状复杂的物体及大部分非金属材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学和各种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涡轮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并被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各种高端领域。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TIR)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广泛的新兴检测技术,它与前面提到的ECT一样,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械化工等领域。
 
  热量从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的过程叫做热传导;研究表明,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向外界不停地发射电磁波,这就是电磁辐射。建立在热传导理论和电磁辐射基础上的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通过红外成像以的检测结果分析物体内部能量流动情况,对物体缺陷进行判定。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到今天,凭借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妙的技艺,成为国民经济生产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方法,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实时成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面越来越广,在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将持续朝着数字化、实时化、大型化趋势迈进。
 
  (原标题:质量的世纪 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水库老化问题引担忧 科学仪器能做些什么?

    可以用在水库检查上的无损检测技术其实有很多,像是针对水库壁内部开裂、空洞、塌陷状况的判明,可以使用探地雷达,而针对一些设施连接处磨损、缝隙则可以采用X射线探伤。
    测量仪器无损检测技术
    2021-01-26 16:02:1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