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射成本的下降、以及一系列其它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正在将目光瞄向太空。比如近日,致力于使用卫星来收集地球数据的初创企业Near Space Labs,就筹集到了13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不过作为一家成立已有四年的企业,其目标是使用连接到气象气球的小型自主风力机器,从平流层收集空间情报。
Near Space Labs将其平台命名为“Swifty”,能够升至60000~85000英尺(约1.8~5.6万米)的高空,每次飞行可拍摄400~1000平方公里的图像。
据悉,该公司由Rema Matevosyan、Ignasi Lluch和Albert Caubet于2017年创立。Matevosyan是一名受过训练的应用数学家,之前曾是一名程序员,且在莫斯科拿到了硕士学位。
在那里,她开始研究航空航天系统工程,并且控制过气象气球来测试航空航天硬件。在最近的一次采访期间,她展望了商业气球飞行的愿景,以期为客户带来优于其它替代方案的体验。
在拿到由丰田风投与现有投资者Leadout Capital和Wireframe Ventures跟投的1300万美元A轮融资之后,Near Space Labs还宣布——Crosslink合作伙伴Phil Boyer已加入其董事会。
Near Space Labs总部位于西班牙布鲁克林和巴塞罗那,主要专注于变化迅速的城市化地区的高空信息采集。
该公司提供的可附着在气球上的机器设备,就是在布鲁克林的车间制造、然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发射场。
此外,Matevosyan解释称,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与首席工程师们,都在巴塞罗那负责硬件的研发工作。
目前Near Space Labs有八架Swifies在运营,销售其收集的数据并开发了一套应用程序接口(API),以便客户通过订阅模型来访问相关数据。
更棒的是,该公司无需特定的发射场,因为Swifties能够随时做好升空的准备。当然,实际操作中还是需要与空管机构进行充分的沟通报备。
与卫星方案相比,Swifty能够从平流层收集到更具分辨率优势(50倍)的图像,技术迭代的速度要快得多,且能够持续、且近乎实时地覆盖快速变化的城市等兴趣点。
最后,Near Space Labs已经规划了截止2022年的540多次飞行。虽然客户要为此付费,但每次飞行采集的数据都不是排他性的,意味着该公司能够多次销售。
(原标题:目标平流层:Near Space Labs完成1300万美元A轮融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