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专访电目科技吴超:毫米波雷达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

专访电目科技吴超:毫米波雷达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

2021-10-08 15:30:12来源:OFweek物联网 关键词:物联网毫米波雷达阅读量:24175

导读: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毫米波雷达企业,大多选择车端应用作为切入点,希望在大热的自动驾驶风口中分得“一杯羹”。
  2021年9月29日,由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OFweek物联网承办「OFweek 2021(第六届)物联网产业大会”暨“维科杯·物联网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大会上,电目科技董事长吴超为大家带来《毫米波雷达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毫米波雷达企业,大多选择车端应用作为切入点,希望在大热的自动驾驶风口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在汽车领域,前有博世、德尔福、大陆等海外巨头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后有国内整车厂、一级供应商、科技巨头等新玩家推出各自的毫米波雷达产品。
 
  吴超表示,并不是只有汽车才需要智能化。当下正在步入物联网时代,底层传感器升级的需求强劲,大到工业上的各种设备,小到家居家电以及消费电子等设备,都需要更加智能化,很多细分行业存在传感器升级的需求,而电目科技抓住该痛点,重点研究毫米波雷达在智慧停车、智能楼宇、智慧交通等泛安防领域的应用。
 
  围绕客户业务开发产品,避免出现伪需求
 
  吴超认为,过去,毫米波雷达在很多行业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主要制约于价格以及需求挖掘不足,挖掘市场需求找到应用场景至关重要,产品化落地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因为传统的红外等传感器很难满足物联网时代日益旺盛的智能化需求,而毫米波雷达所具备特点将使其成为物联网时代重要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是指工作在30GHz-300GHz的雷达,最早应用于国防领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感知准,还具备不侵犯个人隐私等优点,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毫米波雷达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安防、交通等民用领域。
 
  但毫米波雷达市场发展至今,汽车领域已然是一片红海,企业间竞争十分激烈,电目科技发现了一片比汽车更大的市场,那就是将毫米波技术应用与室内。
 
  吴超表示,企业应该摒弃拿着锤子找钉子的产品设计思路,而应该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围绕客户需求创造性地开发产品,避免概念化的伪需求。”
 
  以此为理念,电目科技出品了几款60GH、79GHz的毫米波雷达,可适应停车场等各类型道闸,实现人车区分、行车方向判别等高级功能,适合于车人来往、不同天气影响下的复杂环境中。
 
  截止2021年7月,电目科技已经累计实现超十万颗雷达的销售,客户数量覆盖800家左右。今年年底预计完成近百万颗出货。
 
  而电目科技对毫米波雷达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不止于此,在停车领域实现近百万出货量,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之后,电目科技计划将毫米波雷达落地室内,着手布局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领域,让毫米波雷达替代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人体的精准感知。
 
  深挖毫米波雷达价值,以合理价格普惠社会
 
  电目科技以智慧家电作为毫米波雷达的抓手,进一步应用到室内的各个场景。吴超认为,虽然室内场景的毫米波雷达没有普及,甚至之前没有人这样做过,但未来有摄像头的地方就会有毫米波雷达,未来没有摄像头的地方也会有毫米波雷达,大量的消费家电将用上毫米波雷达,这将是个千亿级市场。
 
  作为探路者进入一片亟待开发的市场,既要承受诸多未知的风险,但也有可能开发出一片蓝海市场,这就需要企业自身有可实践的方法论和足够硬的核心竞争力。
 
  吴超这样总结自己的方法论:一是要先易后难,在企业初始阶段,要沉淀技术和产品,提高竞争力,避免与巨头直接竞争;二是要从细分赛道切入,先生存下来再谋求拓展领域,获取更大市场;三是要避免唯技术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避免伪需求。
 
  核心竞争力方面,电目科技在相关细分赛道已构筑了相应的技术壁垒,其技术和产品在智能家电和物联网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作为以毫米波感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商,电目科技雷达方案具备100%国产自主,极高的产品性价比,可根据不同场景优化底层算法,功耗极低,加电池可工作3年。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化方案让电目科技的产品的开发更加自主可控,研发团队能将更稳健的底层算法植入产品,以提高产品性能,更为重要的是,国产化确保了供应链的安全,避免被外“卡脖子”。
 
  此外,电目科技正在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把一个“军工级”及“车规级”的技术,应用于“消费级”。在价格上,电目科技率先把79GHz毫米波,将售价由数百元降至几十元。
 
  吴超表示,如果你想普惠社会,就必须让这个产品处于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为社会带来一些价值。任何一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性价比往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要想把毫米波感知技术应用在更多的领域,除了要不断提升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外,还要不断降低产品的价格。
 
  未来,电目科技则是想将自身逐步打造成一家优质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毫米波雷达成为物联网时代第一维传感器,成长为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的龙头,让毫米波雷达未来走进物联网时代的各行各业及千家万户。
 
  在此之前,电目科技将不断降低产品价格、提升性能,广泛赋能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慧楼宇、消费电子等行业,坚持不追热点,不踩风口,沉下心来打磨技术与产品,为室内赋予温度,让未来加速到来。
 
  (原标题:专访电目科技吴超:毫米波雷达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何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报告,全球已有超过40%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4-14 10:12:02
  • 如何选择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来连接设备?

    选择合适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应用场景、设备特性、功耗要求、数据传输需求和成本等多个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主流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以帮助企业和开发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技术方案。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2025-04-09 14:15:59
  • 五年国内前三,十年全球前三!保隆科技重注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通过处理目标反射信号获取汽车与其他物体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角度及运动方向等物理环境信息。
    保隆科技毫米波雷达
    2025-03-20 14:42: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