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不止于科研,水下机器人消费级应用更具蓝海

不止于科研,水下机器人消费级应用更具蓝海

2021-10-13 10:03:47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阅读量:72907

导读:近年来,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大力推动下,我国机器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上可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似乎正成为其应用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大力推动下,我国机器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上可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似乎正成为其应用的真实写照。伴随着陆地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的出现与崛起,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于不同领域探索的能力。
 
  其中,水下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能在水下活动的机器人,又被称为“水面下的无人机”。其能够像无人机所展示出的空中价值一样,在人类力所不及的水下世界发挥功效。如今,凭借着深入危险领域的军事、科研等价值,水下机器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水下机器人诞生之初,是为了满足军事与科研需求。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利用自主研制的潜水器在西班牙收回一枚氢弹,从此水下机器人军事应用价值受到各国重视;70、80年代,无人遥控潜水器在海洋调查、油田开采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同样也让人们看到了其科研价值。
 
  近几十年,我国加入到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应用行列,军事科研活动同样成为我国检验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2003年,我国实施第二次北极科考时,便应用了“海极”号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之后从2008—2014年,我国又利用新型水下机器人(ARV),先后完成五次北极科考,取得显著效果。
 
  2019年1月7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再度完成了无人自主水下机器人探测南极海洋环境的试验。同时2021年10月7日,我国“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也成功完成第12次北极科考。可以说,经过多年的“走南闯北”,如今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各种军事科研活动的必备。
 
  不过,虽然当前水下机器人军事和科研价值突出,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水下机器人发展应该与无人机相类似,消费级市场才是属于水下机器人的更广阔蓝海。基于此,以深之蓝、潜行科技、臻迪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经在致力于将水下机器人引入庞大的消费市场之中,发掘瀚海之下的巨大商机。
 
  对于众多水下机器人企业来说,眼下四方面的消费级应用已经出现:
 
  其一是水产养殖。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截至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已经超过8000多千公顷,总产量达到近6700万吨,渔业规模十分巨大。当前大部分养殖模式依赖人工,养殖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大,安全风险颇高。水下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有效解放渔民养殖生产,推动海洋渔业走向工业化发展。
 
  其二是城市管道清理。对于我国城市管道来说,因为建设时间较长且日常应用较大,时常面临堵塞或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排水排污能力严重下降,不少城市因此出现了内涝等次生灾害。而利用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检测、定位、清理和维修,将有效解决由此引发的各种城市病。
 
  其三是水下船体清理。除了在渔业上和城市中的应用之外,水下机器人也可用于船体清洁检测,其可以对船底进行油污、浮游生物检测,再进行准确定位清理,大大节省人力、时间和成本。
 
  其四是个人娱乐消费。在娱乐端,随着潜水运动、水下摄影、影视娱乐等的逐渐兴起,水下机器人作为新型娱乐工具也将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基于以上四方面的用武之地,水下机器人企业们正在打造一个规模化的商用市场,众多资本也源源不断涌入,提供了关键而重要的支持。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我国水下机器人便迎来一阵投资热潮,包括深之蓝、博雅工道、潜行创新、鳍源科技等在内,都获得多轮巨额融资。
 
  在此背景下,加上2020年新基建战略所带来的庞大机遇,相关机构预测,2021年我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发展前景和潜力将不可限量。不过,要想将蓝海和潜力变现也并不容易,作为刚刚崛起的全新产业,水下机器人想要叩开消费级市场大门,还面临不少问题。
 
  比如,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周期长、市场环境不完善、产品价格昂贵等等。行业若想真正实现消费级大门的开启,还需从两方面进行发力。一方面是从技术和人才出发,突破成本限制,提升产品功能,升级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是从政府政策出发,加强研发应用引导,提供相应红利支持,营造健康商用发展环境。
 
  总而言之,如今水下机器人正处于攀登台阶的重要阶段,企业和行业能否把握住风口,需要用实力说话。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海油自研4000米工作级水下机器人首秀亮绝活

    在实验室验证阶段,基于硬件系统全面升级,“FCV4000”作业参数迎来巨大提升,系柱推力在纵向、横向、垂向三向推力均突破800公斤力。
    中国海油水下机器人
    2025-04-23 15:43:46
  • 水下机器人洞察:罗斯冰架底部的海底裂缝

    最近,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利用一种名为Icefin的水下机器人,首次深入探测了南极洲最大冰架——罗斯冰架底部的海底裂缝,并发现这里存在复杂的内部循环模式,为我们理解冰架裂缝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水下机器人
    2023-11-06 14:55:51
  • 国内首个!华为共建5G智慧海洋实验室:提供领先的5G海洋专网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移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共享5G智慧海洋实验室,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试图实现深远海鱼类养殖和育种、综合水质监测、水下机器人巡检捕捞、AI鱼群智能算法开发等前瞻领域实现突破。
    5G智慧海洋实验室水下机器人
    2023-08-01 09:27:47
  • 海兰信ADS载人常压潜水系统在三峡库区开展应急抢险测试

    ADS载人常压潜水系统是水下救援和作业的重要装备,本次应急抢险测试的成功证明了ADS的优秀性能和可靠性。
    ADS载人常压潜水系统水下机器人
    2023-02-24 09:35:07
  • 自主水下机器人完成5100米海底测试

    近日,由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矿址近底自主光学精细调查测量系统“洞察”号自主水下机器人,在西太平洋先驱多金属结核矿区成功完成了海试。
    水下机器人传感器
    2022-12-21 10:16:04
  • “机器人+”概念加持!潜行创新完成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

    挖掘产品使用场景,从而实现赛道卡位,是水下机器人赛道玩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在水下机器人赛道兴起不久,如何挖掘新场景、如何选择和布局产品线尤为关键。
    水下机器人应急救援设备智能制造
    2022-08-25 13:37:2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