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散装”江苏的自动驾驶拼图,抢占自动驾驶地图

2021-11-19 09:17:35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22584

分享:
导读:中国“内卷”最严重的省份,莫过于江苏。面向新兴产业,“十三太保”自然也在竞相占位。以最具代表性的南京和苏锡为例,就在持续发挥各自的优势,抢占自动驾驶地图。
  中国“内卷”最严重的省份,莫过于江苏。面向新兴产业,“十三太保”自然也在竞相占位。以最具代表性的南京和苏锡为例,就在持续发挥各自的优势,抢占自动驾驶地图。
 
  六朝古都南京的能力与实力
 
  作为驱动数字时代发展的新动能,算力是一座城市AI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先决条件。眼下,人工智能的潮水正在向南京涌动。
 
  在刚刚落幕的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上,南京的AI算力水平已经赶超上海,跃居第四,实力不可小觑。要知道,此前几年,南京的最高排名仅为第九,而位列前三的北京、杭州、深圳,基本瓜分了中国大型科技巨头和新兴AI独角兽公司,上海凭借经济优势,AI产业集聚效应也非常明显,多年来始终占据着第一梯队。
 
  在这样前有狼,后有虎的环境下,为什么南京能在AI算力上实现强势赶超?主要原因莫过于今年7月正式建成投运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据悉,该中心已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投运的最高算力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可达800P OpS,也就是每秒能进行80亿亿次的运算。1小时之内,可处理100亿张图像、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强大的算力支撑无疑为南京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事实上,除了算力外,南京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上还有政策支持、人才储备以及创业生态加成。
 
  在南京市人民政府2020年发布的《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就曾明确指出:将秦淮等区打造成省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先导区;在江心洲生态科技岛试运营无人巡逻车、无人驾驶公交、无人驾驶观光车;建设总长度超过200公里的5G-V2X车路协同示范应用区。
 
  2020年12月21日,伴随着首批自动驾驶车辆从紫丹路出发,南京第一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落成,与此同时,南京市L4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地也正式启用。行至如今,南京已在建邺区、江宁区、溧水区等展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Robotaxi也已进入路测阶段,10月20日,南京江心洲5辆Robotaxi就拿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牌照,另外3辆Robobus的测试牌照也正在申请中。
 
  在人才储备上,南京也未雨绸缪。目前,南京已通过内生以及引入,集聚了如地平线、芯驰半导体、文远知行、四维智联、江苏智能交通及智能驾驶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在智能网联人才方面的引进及培养上已有一定基础。当然,随着自动驾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广阔蓝海面前,人才“争夺战”更是向校园前移。而南京凭借强劲的高校人才资源,后劲十足。
 
  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756所,其中江苏省就有175所,南京更是占据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高校资源,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1所,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工科基础异常强悍。
 
  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大学还是交通强国建设六大试点之一,基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将在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长效服役技术研发、快速道路管控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公交系统协同管控与智能服务技术研发、综合交通协同规划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发、现代交通运输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建树。
 
  与此同时,南京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也为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创造了先行的优势。据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全市汽车产业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已形成以南汽、南维柯、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上汽大通南京分公司、长安马自达、南京金龙等整车、专用车生产企业为代表,以博世、海拉、诺博汽车、LG化学、南京国轩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链。
 
  作为人工智能与汽车交汇的自动驾驶,正在形成新的行业磁场。政策、人才、业态上的保驾护航也让南京自动驾驶产业的落地更加稳健而有方向。
 
  苏锡编织的自动驾驶产业雄心
 
  如果说南京已成为江苏省自动驾驶“头牌”,共饮太湖水的苏锡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喊不服。
 
  以自动驾驶的核心算力为例,算力基建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瞄准智能计算中心这块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还有无锡。近期,无锡就加深了与浪潮的合作,双方达成战略签约,将建无锡智能计算中心,计划打造全国领先智算高地。
 
  而要知道,南濒太湖,北靠长江,坐落于苏南的苏锡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人均GDP长期占据省内一二。苏锡强劲的经济实力,为其发展自动驾驶产业提供了“后勤保障”,或者说较为充裕的财政支出使得苏锡能够在自动驾驶这项“烧钱”的产业上保持“有钱可花”。
 
  以常年占据江苏省GDP总值第一的苏州为例,为了扶持智能网联汽车量产企业,苏州就砸出了一个“豪华大礼包”。从2020年7月起,苏州便从量产支持、金融支持、总部支持、运营支持和配套支持五大方向给予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强力支撑。针对重点领域的量产企业,苏州还表示将通过股权投资方式给予全力扶持,最高金额可达1亿元。
 
  得益于苏州不断重仓加注自动驾驶,以苏州高铁新城作为智能驾驶产业主阵地的苏州,近两年来吸引了包括Momenta、智加科技、禾多科技、仙途智能、中科创达等60多家企业,涵盖智能车联,汽车交互和技术支撑等领域。
 
  这些企业在苏州的含养下,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Momenta为例,近日宣布完成C+轮超过5亿美元融资。至此,Momenta 2021年完成的C轮累计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其背后不乏知名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方阵容也相当豪华,后续项目合作也已在路上。
 
  除了积极引入自动驾驶企业入驻,苏锡还从政策上积极助力自动驾驶的落地应用。2017年,无锡市政府就率先提出建设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打造全球首个LTE-V2X开放道路示范样板,布局车联网先导区建设;2020年苏州也启动了国家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计划改造5G智能网联道路224.75公里,支持百万级设备或千万级数据并发,实现20万以上接入用户及150个应用场景。
 
  苏锡在大力布局自动驾驶产业的同时,也在着力让普通民众切实感受到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智能环卫、智慧物流、智慧泊车、Robotaxi、Robobus等应用场景在苏锡不断落地,这也为后期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基奠。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轻舟智航的Robobus已开进苏锡CBD。
 
  此外,苏锡还在打造生态联盟。1月,以科技公司、主机厂和出行平台组成的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成立,共包含32个产业内不同链条的企业。联盟将推进自动驾驶在苏州的规模化商用,苏州或将成为全国首个自动驾驶规模商用城市。2020年底苏州成立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
 
  苏州还在积极拉拢自动驾驶产业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汽集团、华为及本土自动驾驶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构筑5G+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同时“产学研”切实拧成一股绳,也让高校从中受益。
 
  而近两年来,苏锡为了补上人才短板,还在高等教育领域频频发力。据悉,目前苏锡已开始筹建的有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生院、扬州大学无锡校区、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等。
 
  前段时间,无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家未来技术学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个与已挂牌11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达成合作的城市。按照5-10年建设期,结合各高校未来技术方向与无锡板块产业科技布局,无锡将给予每个学院未来技术太湖奖学金、未来技术创新基金等两类政策资金支持,并与每个学院共建未来技术学院无锡孵化中心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鼓励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到无锡转化和优秀大学生取道无锡工作。
 
  南京和苏锡,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上其实各有优势,彼此消耗实在不是个聪明的做法。要知道,自动驾驶是一个集大成的领域,其规模化落地,并非一场短线操作,需要持久地投入。通常认为,抱团发展是其规模化落地的必然模式。
 
  那么,在未成定局的自动驾驶产业城市竟备赛中,如何破局?有没有这么一个可能,“散装”江苏在自动驾驶产业上,各展所长,和而不同,形成自动驾驶产业城市集群,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智能驾驶产业链的打造。打造自动驾驶强省,“散装江苏”值得期待。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小马智行拟在美上市,已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2024-04-24 13:27:37
上市备案通知书显示,小马智行通过境内运营实体广州小马慧行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收悉。
《基于多传感器的路侧融合感知系统技术规范》意见稿发布 2024-04-24 09:21:38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多传感器的路侧融合感知系统的系统总体要求、系统整体架构、技术要求、设备部署要求、运维要求、测试方法等内容。
小鹏与大众正式签订EEA架构合作协议,2026年起 2024-04-18 13:43:53
本次合作,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将基于小鹏汽车最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联合开发并将其集成到大众汽车在中国的CMP平台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