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车联网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边缘计算成破局关键

车联网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边缘计算成破局关键

2021-12-09 16:01:08来源:TechWeb.com.cn 关键词:车联网边缘计算阅读量:24578

导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车联网迎来了发展风口。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车联网迎来了发展风口。
 
  边缘计算成车联网落地关键
 
  车联网主要有四个场景,即车与互联网互连V2N(Vehicle to Network)、车车互联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路互联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以及车人互联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路协同是构建车联网“人-车-路-云”生态体系的重要一步。
 
  车路协同的实现依赖于V2X。当前,V2X通信有两大技术路径:基于蜂窝网络(即手机使用的网络)进行通信的CV2X技术;基于Wi-Fi改进来的DSRC技术。相比DSRC,C-V2X覆盖面大、通信距离远,在我国具备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因此,C-V2X在我国是首选。
 
  C-V2X技术基于蜂窝网络,必然对网络带宽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在车联网的落地场景中,如果把车辆遇到的所有信息都传输到云端处理,至少需要超过100Mbit/s才能满足要求。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对于时延的要求也极高,必须保持在1毫秒-10毫秒之间。另外,车联网必然会产生海量数据,对算力的要求也很高。而5G+边缘计算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相比4G,5G优势明显。更低时延(<1ms)、更高吞吐量(>10Gbps)、更多连接(>1000k)、更高移动性(>500km/h)、更高可靠性(>99.9%)。而边缘计算区别于云计算的最大特点是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服务。车联网对网络时延、稳定性要求极高,如何确保客户端与边缘之间、边缘与边缘之间、边缘与云之间的实时高效互动,解决弱网环境下的互联互通问题,至关重要。
 
  据全球知名厂商Verizon和Nissan最近实验,C-V2X(蜂窝车联网)和5G边缘计算的强大组合,必然会对车联网及自动驾驶带来全新体验。该实验从车载传感器和路边基础设施收集的数据在Verizon的网络边缘进行处理以进行演示,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回车辆,近乎实时地向驾驶员发出紧急通知。通过这个实验,人们清楚了解边缘计算和车联网(C-V2X)如何帮助驾驶员避免车辆事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所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研究部副主任余冰雁表示,边缘计算与车联网/智慧交通的融合,将C-V2X业务部署在MEC平台上,借助Uu接口或PC5接口支持实现“人-车-路-云”协同交互,可以降低端到端数据传输时延,缓解终端或路侧智能设施的计算与存储压力,减少海量数据回传造成的网络负荷,提供具备本地特色的高质量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空中接口加上边缘计算,可以实现1毫秒的空中接口时延,将对推进网联车的快速发展极为有利。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在没有路车系统、没有车辆系统的时候,可以做本地信息分发动态的高精度地图、车载信息增强、车辆在线检测。
 
  不难看出,边缘计算关系到车联网落地最短的木板。
 
  政策红利促成新蓝海
 
  从当前来看,边缘计算对5G较为依赖。移动时代的边缘计算(MEC),一方面可以改善用户体验,节省带宽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将计算能力下沉到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可以集成第三方应用,为移动边缘入口的服务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据Gartner的研究显示,到2025年,在“传统的”集中式数据中心或云存储以外处理的企业生成的数据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10%跃升至75%。这是一预测,展示了边缘计算低延时优势,5G闪电般的速度将使5G和边缘计算发挥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技术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地是,车联网作为5G新基建的最重要应用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去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LTE-V2X规模部署。今年7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从多个方面对行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规范。11月初,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
 
  瞄准5G车联网的这一政策红利,国内诸多边缘计算企业积极进行探索。
 
  以CDN起家的网宿科技,率先布局边缘计算。从网络架构上看,CDN的分布式架构天然适合做边缘计算;在技术方面,网宿的CDN网络很早就在做智能化的升级,较早就具备初步的边缘计算能力,随着公司战略向边缘计算的布局,网宿边缘节点的计算、存储、传输和安全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在运营能力方面,边缘计算与CDN都对平台的智能调度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此外,结合了容器等虚拟化技术的边缘计算平台,更需要无感知的智能调度能力,从而实现边缘应用程序的快速打包和发布,同时保障程序间的隔离性,做到智能调度、无感知切换。
 
  公开资料显示,网宿科技基于边缘计算ECP平台,网宿边缘云容器为车企提供云边协同解决方案,将信息数据的计算和存储从“中心”下沉到“边缘”,由就近容器提供算力,保障超低时延与高可用性,降低网络负荷和网络传输成本,同时提高安全性。当前,公司已拥有2800多全球资源节点。
 
  今年6月,网宿科技与相关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对智能驾驶前沿技术的关注与研究,以进一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服务云化、车路云协同化等技术理念的落地。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AI推理时代,边缘计算成新战场

    面对新兴的AI推理需求,推理性能、效率以及成本毫无疑问是最核心的问题,而边缘计算在靠近数据生成源的地方进行处理和推理,具有低延迟、数据隐私保护和高效能等优势,被视作AI推理的理想位置,由此将成为竞争的新战场。
    AI推理边缘计算
    2025-03-28 13:31:24
  • IDC:到2028年全球边缘计算支出将接近3800亿美元

    报告对边缘计算行业进行了估值,计算出2025年全球边缘计算服务支出总额将达到近 2610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13.8%,到2028年将达到3800亿美元。
    边缘计算边缘服务
    2025-03-21 13:45:57
  • 边缘计算在人工智能云解决方案中的作用

    边缘计算将数据存储在靠近设备的位置,AI系统直接在网络边缘处理数据。即使没有互联网连接,设备仍可正常运行。这使得可以在几毫秒内处理数据,并提供实时反馈。
    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云解决方案
    2025-03-14 13:38:16
  • 图达通与行深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功能型无人车规模化应用

    目前,行深智能已与京东、美团、华为、富士康、中国邮政、乐天等达成合作,其无人车已在全球90多个城市的快递、园区、厂区、景区、校园等场景应用并实现量产及规模化运营。
    车联网智慧高速
    2025-01-22 15:19:48
  • 边缘AI与云集成:工业维护转型的未来之路

    随着边缘计算、人工智能(AI)和云技术的深度融合,预测性维护正成为推动工业运营变革的关键力量。
    边缘计算云计算
    2025-01-22 09:06:26
  • 2025年物联网格局有望成为创新和转型的格局

    2025年的物联网格局有望成为创新和转型的格局,边缘计算、5G和AI等技术将推动进步。以下是预计将影响2025年的关键物联网趋势及其对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影响。
    物联网边缘计算
    2025-01-20 11:37:3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