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保隆科技空气悬架量产下线,已获三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五个项目定点

保隆科技空气悬架量产下线,已获三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五个项目定点

2021-12-29 11:27:04来源:盖世汽车网 关键词:空气悬架空气悬架技术阅读量:24489

导读: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快发展,空气悬架市场近年来迎来了急速扩张,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在高端车型上集成该系统,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宣传点之一。
  12月28日,保隆科技“空气悬架系统发布暨合肥园区启用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安徽省经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文章、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亚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婷婷、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杜硕、RAPA中国区总经理王紫楠、盖世汽车总裁周晓莺、保隆科技董事长陈洪凌、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保隆科技副总裁文剑峰共同为合肥园区启幕,并见证了保隆科技乘用车空气弹簧减振器支柱总成及独立空气弹簧在此量产下线的重要时刻。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快发展,空气悬架市场近年来迎来了急速扩张,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在高端车型上集成该系统,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宣传点之一。与传统汽车悬架系统相比,空气悬架系统可提高汽车底盘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控制车身高度、车身倾斜度和调整减振阻尼力等,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空气悬架系统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想要生产制造这样一套系统却并不简单。空气悬架系统结构复杂,主要由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具体包含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分配阀等)、ECU控制器、减振器、以及传感器(包括车身高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国外供应商在此领域起步较早,技术更为先进,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空气悬架系统部件均以外资供应商为主,本土供应商鲜少有插足的余地。而此次,保隆科技自研的乘用车空气弹簧减振器支柱总成及独立式空气弹簧的量产下线无疑是本土供应商在空悬系统领域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在下线仪式现场,保隆科技董事长陈洪凌感慨道:“空气悬架项目,从2012年启动至今正好十年,保隆科技攻克了重重难关,突破了国外巨头的技术垄断,打造空气悬架民族品牌,为多家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配套,成为中国空气悬架龙头企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专程从北京赶到现场表示祝贺,“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合肥,庆祝保隆科技合肥园区启用暨空气悬架产品下线仪式,见证一个汽车零部件民族品牌的里程碑事件。”他指出,作为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保隆科技通过长期艰苦努力突破了技术封锁,通过自行研发获得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做到了全球先进水平,这是保隆人聪明、勤劳、志气换来的成果,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榜样。“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突破整车技术,同样需要提升零部件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需要更多创新,需要更多保隆科技这样的企业攻艰克难,树立起汽车零部件的民族品牌。”
 
  在空气悬架系统中,仅空气弹簧就有几十个零配件,技术壁垒较高。保隆科技自2012年起开始研制空气弹簧,自主研发核心配方,且实现了全工艺链的自主掌控。如今,保隆科技空气弹簧产品已经给多个车企和Tier1供货,且在商用车OEM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018年,保隆科技全面进入空气悬架系统领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在系统架构设计、控制策略研发、系统集成和整车测试标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具备为主机厂提供按需订制式解决方案的能力。除了空气弹簧外,保隆科技空气悬架系统已量产的产品还包括储气罐、高度传感器、车身加速度传感器、悬架控制单元。
 
  此次,保隆科技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的量产下线在丰富其空悬系统产品组合的同时,无疑也将进一步夯实了其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且值得一提的是,保隆科技空气弹簧减振器支柱总成及独立空气弹簧已经获得了新能源头部品牌车企的五个主机项目定点。在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看来,保隆科技在空悬系统领域取得的成果与公司20多年的主机配套经验以及人才、技术、流程工艺、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布局和积累密不可分。“保隆有24年主机配套经验,去年总销售收入33亿,公司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和资源去开发这一有着较高技术门槛的新产品。”张祖秋说。
 
  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中,张祖秋指出,空气弹簧之所以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范围内空气弹簧相关人才并不多,国内更是十分稀缺,而保隆科技已形成一支融合行业顶尖专家、国内著名高校优秀博士和硕士、资深工程师的研发技术团队。第二,很多公司还未掌握整个开发试验验证的标准,以空气弹簧最关键的橡胶件皮囊设计为例,这个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因为橡胶件不像金属件,金属离散性比较低,橡胶的离散度比较大,因此从配方开发、硫化工艺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排列组合,之后再通过大批量的疲劳试验验证才能够确定下来。保隆科技从2012年开始做皮囊,至今已经有9年的时间,并且是国内唯一一家拿到国际tier1项目的空气弹簧供应商。第三,在空气弹簧装配工艺中,最大的难点是扣压,保隆通过3年多时间、花费1000多万资金成功突破了该工艺
 
  当然,保隆科技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产品成功量产离不开其全新合肥园区的投产运营。据了解,投资10亿元的合肥园区打造了一条集自动化、信息化、柔性化于一体的空气弹簧产线,是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产线之一。该产线采用机器人或机械手自动上下物料,排除人为因素,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运用MES系统实现工艺参数、设备状态、质量状态、生产数据信息化管理,及产品精确追溯;可以实现整体式空簧支柱总成和后独立空簧等多品种共线生产。目前,该线具备年产10万台车空气弹簧的能力。未来,保隆科技规划再建6条产线,实现年产超过50万台整车空气弹簧。
 
  另根据规划,合肥园区除了投产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产品外,后续还将为智能驾驶系统、轻量化底盘与车身结构件等提供发展空间,同时为了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合肥园区将定位为保隆科技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至此,保隆科技在国内已形成上海总部兼研发中心和生产园区、武汉研发中心、宣城宁国研发中心兼生产园区、合肥区域总部兼研发中心和生产园区的发展格局。
 
  在海外,保隆已拥有美国DILL、德国TESONA、德国保富电子、奥地利MMS四个子公司研发中心,和匈牙利埃尔德、德国布雷腾、奥地利贝恩多夫、美国北卡州OXFORD四个生产园区,形成了全球布局,为保隆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24年来,保隆科技历经了7次创业,产品线从气门嘴平衡块、排气管、热端管到TPMS、传感器、汽车结构件、智能驾驶系统再到如今的空气悬架系统。秉承着“让更多人受益于汽车科技的发展”的愿景,保隆科技轮胎气门嘴、车轮平衡块,消音系统排气管、热端管,胎压监测系统多个产品线全球领先,汽车结构件、空气悬架系统两个产品线国内领先,传感器、智能驾驶系统两个产品线正在快速成长。
 
  (原标题:保隆科技空气悬架量产下线,已获三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五个项目定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空气悬架“平权”,国产崛起与全球进击双重奏

    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的最新统计,2024年1-12月,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81.6万辆,渗透率达到了3.6%。
    空气悬架
    2025-02-12 17:01:02
  • “盘子”越来越大,空气悬架市场“卷”向纵深

    作为空气弹簧的一个核心部件,编织皮囊对空气弹簧的整体性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保隆科技欧洲子公司目前正联合欧洲的关键设备供应商开发编织皮囊生产线。
    空气悬架执行元件
    2024-01-17 16:01:05
  • 1-8月空气悬架配套排名:自主份额大幅领先

    近两年,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叠加自主高端化及终端市场消费升级,空气悬架才逐步开始“走下神坛”,开启自主突围新局面。
    空气悬架零部件
    2023-10-10 11:40:15
  • 两种模式、六种选择!理想汽车魔毯空悬2.0已推送

    “运动魔毯”为新增模式,与“舒适魔毯”一样提供舒适、标准、运动三种舒适度模式,同时带来全新的调校风格,官方称将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舒适性。
    空气悬架减振器空调系统
    2023-08-11 13:28:56
  • 空气悬架,谁说国产品牌技不如人?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空气悬架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亮点配置,也是消费者的重要购买吸引点。空气悬架的核心技术曾经一度掌握在国外供应商手中,当这片新兴市场开始崛起之时,本土供应商真的技不如人吗?
    空气悬架气路系统控制系统
    2023-07-21 11:49:56
  • 乘用车空气悬架市场渗透率提升,本土供应商蓄势待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或是对当下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发展应用的最好写照。
    汽车空气悬架
    2022-01-14 11:18:2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