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辛国斌: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辛国斌: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2-03-01 16:40:24来源:盖世汽车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车辆电动化阅读量:23560

导读:据辛国斌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50.7万辆提高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
  2月28日,国新办就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虽然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后续,工信部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据辛国斌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年销量从2016年的50.7万辆提高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都增长了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
 
  近一段时间以来,工信部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深刻感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契合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带动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催生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促进了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变革,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绿色出行新的体验。产业发展的生态已逐步健全和完善,所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虽然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后续,工信部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支持政策。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我们将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帮助。
 
  二是支持创新突破。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安全、低温适应等性能,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自动驾驶等功能,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和驾乘体验,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
 
  三是促进市场拓展。我们将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着力提升城市物流配送、出租、环卫等车辆电动化水平。针对老百姓反映集中的老旧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的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一道,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结算,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便捷性。
 
  四是强化资源保障。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加强安全监管。我们始终强调,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提升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保障能力。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使用。
 
  原标题:辛国斌: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