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动力对外公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效氢气专用发动机取得重大突破,有效热效率实测达到44%,创造了国内氢气发动机热效率的最高纪录。
据悉,这是吉利汽车集团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其动力研究院新技术开发部很早就开始对氢气内燃机进行自主开发,针对传统燃油发动机和氢气发动机的差异,在零部件及工作方式上进行调整和优化,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吉利动力也介绍了当前氢能主要的两种利用方式,主要是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
前者具有效率高、零排放的优点,但其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虽然起步早却很难成为“爆款”。无论是丰田开发的氢燃料乘用车Mirai还是国内服役的氢燃料商用车,价格都相对较高。
氢内燃机保留了传统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和系统,在工作原理上和传统燃油发动机无异,虽然在具体工作方式上有很大差别,需要针对零部件设计及材料进行大幅调整,但相比技术难度更大的氢燃料电池,已经算是一条“捷径”,既能继续发挥在传统内燃机上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又能提高用户对氢能源的接受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传统燃油发动机经过百年的发展,热效率基本还在40%以下,能达到40%已是“天花板”级别。吉利动力研发的氢气发动机,现在热效率就能达到44%,相比传统燃油发动机已有不小的优势,后续优化后势必会有更好的表现,如能进行大规模量产肯定会推动氢能发展。
当然,和电动汽车一样,氢气发动机也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
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有工程师进行氢气发动机相关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很多欧美车企都推出过一些氢气发动机相关的产品,宝马汽车还推出了一款搭载氢气发动机的概念车型。
此外,在氢能领域潜心研究数十年的丰田汽车,近期也传出了跟雅马哈、川崎、斯巴鲁、马自达等共同研发氢气发动机的消息。长城汽车也在近期发布了氢气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2%。
以上种种,或许都在预示着氢能将以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在汽车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