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这些都能3D打印了!下游应用领域广阔

这些都能3D打印了!下游应用领域广阔

2022-04-01 15:33:34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关键词:3D打印机3D打印阅读量:43478

导读:目前,3D打印已覆盖了制造、医疗、教育、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3D打印机能够打印培养肉、咀嚼片以及心肌组织、电动汽车和任意色彩形状产品等等。
  现如今,3D打印这项被认为先进而又很“神奇”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及日常生活中,3D打印技术下游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目前,3D打印已覆盖了制造、医疗、教育、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3D打印机能够打印培养肉、咀嚼片以及心肌组织、电动汽车和任意色彩形状产品等等。
 
  3D打印“培养肉”
 
  近日,日本大阪大学和岛津制作所宣布,将共同研发利用3D打印机制造类似雪花牛肉的“培养肉”技术。据介绍,该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不同的生物组织,如血管、脂肪、肌肉等,之后将它们捆绑成纤维状,以接近真实的肉类结构。
 
  以前,3D打印技术得到的多是用瘦肉纤维制成的肉糜,外观、口感都不如真肉。现今,随着3D打印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已经能够还原类似和牛的雪花纹,并可调整脂肪与瘦肉的比例。有业内人士称,“人造肉”、“培养肉”今后将有助于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以及减少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3D打印“咀嚼片”
 
  我们常听到3D打印一些产品,但目前很少看到与膳食补充剂和口腔护理相关的技术。据悉,英国3D打印个性化维生素补充剂制造商Nourish3D与口腔保健领域的世界领导者高露洁合作,推出创新的新型3D打印咀嚼片(漱口水替代品),能够随身携带,让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口腔卫生护理。
 
  3D打印“心肌组织”
 
  心脏结构的复杂性,远超人们的想象。心脏,可以说是人体中结构非常复杂、精密的器官之一。3D打印一颗心脏,有“血”(毛细血管网络)有“肉”(心肌细胞),有规律搏动,在体外还能存活高达6个月?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团队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王昌凌团队、清华大学教授刘永进团队日前联合攻关,创造性地将六轴机器人改造成生物3D打印机,并打印出具有毛细血管网络、能够在体外存活并维持搏动超过6个月的心肌组织,该组织上面的细胞存活率和人工操作相同,都有98%。
 
  具体来看,科研人员借助六轴机器人改造而成的新型生物3D打印机和特殊的细胞打印方法,突破了传统3D打印的平层局限,在复杂血管支架上打印出了具有正常细胞周期和功能的“心肌组织”。同传统的笛卡尔生物打印机和电磁式细胞喷射打印机相比,这种3D打印机还不会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
 
  3D打印任意色彩形状产品
 
  3D打印能够从单色变为全彩色、渐变色、突变色,只要你能想到的颜色它都有,可以制造出任意颜色和形状的物品。日前,陕西西安理工大学7名大学生,花3年做上千次色彩实验,研发出全彩色3D打印机,其能够打印出任意色彩任意形状的产品,市面上还没有类似功能的打印机。
 
  据笔者了解,3D打印机连着电脑,五种颜色的原材料通过色彩软件的输入编辑,让原材料按照软件设计的比重进行自动输出,由电机控制板进行操控,打印头自动输出渐变色的彩色小花瓶。另外,由于机器不用切换打印头,打印出来的颜色变化过渡更为自然,能够实现渐变色彩和突变色彩两种模式的打印功能。
 
  3D打印定制化电动汽车
 
  近日,XEVYOYO与俊宸(山东)商贸集团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5000台应用了3D打印技术的城市出行智能电动汽车将投入山东市场。据了解,XEVYOYO合肥增材制造中心一期主要分两部分组成:3D打印设备生产线和试制车间,增材制造中心一期将实现月产1000套定制化车身零件生产,满足2022年度定制化销售目标。
 
  3D打印动物“假肢”
 
  据说,来自波兰的兽医学生利用3D打印技术,以创建数字三维模型,为其量身定制假肢,用于一只前爪受伤的宠物狗。还有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医学专家利用CT扫描数据,再通过3D打印拯救了一只癌变的雌性印度犀鸟。再如,来自南非的金刚鹦鹉在与同类的战斗中损伤了喙。就此,工作人员根据残损的喙做了三维模型,然后3D打印了尼龙材质的假喙原型。
 
  3D打印技术同人工智能、物联网、基因测序等一起被誉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前沿技术,并且国家层面也对3D打印行业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将会有更多的3D打印产品出现在大众视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