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复合机器人走进防疫酒店实现无接触配餐

复合机器人走进防疫酒店实现无接触配餐

2022-04-22 12:04:30来源:大族机器人 关键词:复合机器人大族机器人阅读量:23679

导读:大族机器人基于防疫酒店、隔离酒店的需求研发出了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如今该机器人已在深圳多家隔离酒店中正式服役。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无人化”、“无接触”再度成为高频词。在抗疫一线的集中隔离酒店或医院内,以往工作人员需要每天定时将餐盒送到隔离人员手中,频繁的人员接触,无形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因此,能够定时、定量和高效配餐的机器人成为当下防控的有效“武器”。
 
  一、机器人进入防疫酒店,开启科技抗疫新时代
 
  致力于“用机器人技术为人民服务”的大族机器人,基于防疫酒店、隔离酒店的需求研发出了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如今该机器人已在深圳多家隔离酒店中正式服役。
  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采用激光Slam导航技术,可实现自主定位、自动避障、自主配餐,从而避免了人员接触造成的交叉感染。“机器人一次可送40盒饭菜,配送容量大,并有保温功能,高效又安全,快速成为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防疫队伍之后的又一支‘生力军’。”
具体来看,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有4大特点:
 
  1、 容量大、效率高
 
  高效率是送餐场景的关键技术要求,现场测试结果显示,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进行同层配送时,可一次满足40盒饭菜,最大容量一次可装到48盒(选用汤、饭、菜一体式饭盒),约15分钟就可以完成(如需上电梯,从一楼到指定楼层完成配送,约20分钟完成);在跨楼层配送时,可以一次管理两层80个房间,40分钟配送完成。
 
  此外,机器人可以根据酒店实际入住人员进行定点配餐,还可以根据一间房内实际入住的人员数量进行定量配送。
 
  2、体积小、适应范围广
 
  从移动底盘到六轴协作机械臂,90%的部件均由自主研发完成,设计结构紧凑,整体尺寸在950*650*1500长*宽*高(含机械臂高度),占地面积小,可以适应中国80%以上的酒店尺寸。
 
  3、配备保温功能,吃上热乎饭
 
  从用餐角度考虑,保证送餐时餐食在一定的热温下对满足客户体验相当重要。基于此,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特别增加了保温功能,该功能已进行实地测试,达到预想标准。
 
  4、应用经验丰富,值得信赖
 
  此次推出的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是在应用多年的STAR复合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而来。机器人具备±3°的爬坡能力,离地高度25mm,最大速度可达15m/s,可前进、后退、原地旋转,续航时间6-8小时。
 
  STAR复合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可选)等传感器,可智能检测识别障碍物,主动停车和避障;基于激光SLAM导航技术,无需进行场景改造,可自动生成环境地图,实现调度规划服务快速部署;可高效对接企业MES/WMS企业信息系统,根据需求可快速搭载应用功能模块,具备较强的拓展性。
 
  该复合机器人可以实现物料从不同工位点抓取和搬运到其他工位点,减少了固定机械臂使用数量,且提升了生产线的灵活性。系统搭载大族移动机器人、大族六轴协作机器人、视觉系统、力控夹爪,主要用于工业(如3C、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电力、新能源、船舶、航空航天等)、医疗卫生、家庭服务、资料管理等行业。
 
  二、卓越产品进入更多场景,用机器人技术为人民服务
 
  凭借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技术,大族机器人除了在疫情下与时间赛跑,正在不断地开拓为人类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践行“用机器人技术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使命。多样化的产品现已覆盖多元化客户的需求,协作机器人负载涵盖3kg~20kg的多种需求,产品研发已从第一代6轴协作机器人(Elfin系列)发展到更高性能的第二代(Elfin-P 系列),并于2021年3月发布全新7轴多感知智能机器人助手-MAiRA。
 
  MAiRA高度集成了新型传感器,在控制系统和应用中实现人工智能集成,重复定位精度达±0.01mm,并拥有3m非接触式人体检测、3D视觉感应、语音识别智控等功能,可实现顶端的智能集成,细腻的用户体验,可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3C电子、汽车制造、半导体等高端行业。
 
  Elfin系列协作机器人,可应用于自动化集成生产线、装配、拾取、焊接、研磨、喷漆等领域,已成功出口到包括欧美日韩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Elfin系列协作机器人采用独特的双关节模组设计,一个运动模组包含两个关节,构成这独特运动学结构,不仅在外观上区别于市面多数协作型机器人,在工作时也能获得更高的灵活度。
  Elfin-P系列研制于Elfin的优势基础之上,是一款加强轻量型6轴协作机器人,可应用于自动化集成生产线、装配、拾取、焊接、研磨、喷漆、点胶、检测等领域,更高的精度、更强的防护等级,保障了其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的应用自如。
 
  大族机器人还于2021年拓展移动机器人业务,推出了多感知自动导航车MAV系列,其额定负载可达1200kg,具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知,在智能化运行、电池续航、重量负载、安全避障等多方面上实现了全方位突破。因此,MAV不仅是作为移动机器人而存在的智能化的物流搬运小车,应用于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赋能企业智能生产制造。它还可应用于消费领域,比如超市购物、酒店行李搬运以及充当家庭助手等等。
  如今,大族机器人拥有来自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高级人才储备,并与国内外二十余所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大族机器人总经理王光能认为,协作机器人技术的未来一定不止是在一亩三分地的工厂里,而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为人民服务。
 
  (本文系大族机器人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图片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深化合作!大族机器人携手长荣科,共同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3C电子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契合3C行业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点的协作机器人优势明显、用武之地很大。
    大族机器人长荣科制造业升级
    2025-02-27 14:05:41
  • 资本竞相押注细分赛道,又有两家机器人融了!

    “手-眼-脚-脑”四位一体的类人作业,多场景通吃,是机器人在复杂工业环境和多样化任务需求下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而复合机器人正是这种先进作业模式的杰出代表。
    复合机器人
    2024-11-13 14:29:00
  • 大族机器人天津子公司入选天津市2022年首批雏鹰企业

    近日,天津市牛耳机器人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天津市2022年第一批入库雏鹰企业和瞪羚企业名单,该公司是大族机器人于2020年12月成立的子公司,旨在拓展大族机器人的业务服务范围,同时瞄准我国北方市场扎实的工业基础及急需的生产自动化需求。
    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大族机器人
    2022-07-29 16:12:18
  • 大族协作机器人亮相香港庆回归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论坛

    2022年7月6日,《庆回归CAIR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论坛》在香港举办。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来到中科院香港创研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心仔细观看了一系列最新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大族智能超声机器人系统。
    协作机器人大族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2-07-11 15:44:51
  • 库卡机器人前首席执行官加入大族机器人德国子公司,重返协作机器人领域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商业领袖,Till Reuter将承担起大族机器人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全球化工作,同大族机器人德国子公司CEO David Reger一起推动公司继续向前发展,确保大族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成长。
    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大族机器人
    2022-06-28 17:26:09
  • 大族协作机器人智能场景实验室检测,省时省力省心

    大族机器人推出的协作机器人系列,安全性高,部署灵活,适用于灵活生产场景下的智能化全自动方案,通过机器人与智能化场景实验室内视觉识别、触摸屏、扫描器、RFID设备、液位监控设备等智能硬件的配合,可自动生成检测报告,让样品检测真正实现了从进样到生成报告的全流程自动化。
    协作机器人大族机器人
    2022-05-24 11:54: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