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禽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将畜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等举措,助力行业发展。随着山东畜禽屠宰智慧平台搭建起来,当地畜禽屠宰加工将步入新时期发展快车道,为上游生产企业与市场监管、消费端间建立起产业高效发展的信息互通“桥梁”。
“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畜牧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生猪、牛、家禽存栏量与出栏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生猪存栏量为3151万头,出栏量为2373.2万头,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和30%以上,产能逐步恢复与释放,仅羊存栏量与出栏量略出现下降。
为继续推进省内畜禽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肉类质量安全水平,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于今年一月印发了《山东省畜禽屠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 年年底,全省建设100家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屠宰企业,引导培育100家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一体的健康肉供应链企业,基本实现标准化屠宰和质量安全全程数字化控制,形成冷链配送、品牌经营、产加销融合等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整体发展目标,发展规划中也指出“推动屠宰企业达标提升”、“加快屠宰智慧平台建设”等九项重点任务。针对屠宰智慧平台建设部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畜禽屠宰加工全流程实现智慧化监管,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追溯,是重中之重的内容。
近年来,山东利用畜禽屠宰智慧平台,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对省内畜禽屠宰企业基本信息的掌握、对产品市场流向的分析,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追溯的追溯与管理,对企业的分级管理以及对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的线上培训、考试,对畜禽产品的监管、执法任务及时下达与回传等。随着畜禽产业全链条各个关键环节逐步实现智慧化把关,并实现与山东省内多个省级食品监管平台的链接,畜禽产业的监管模式得到了转变,长效机制也在此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为夯实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畜禽产业发展环境、消费环境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
畜禽屠宰行业是满足肉类生产、供给的重要来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力数字化信息技术,为畜禽产品保驾护航,对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山东立足自身畜牧业发展优势,多举并措打造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取得一定突破,或将为我国各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新华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