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发牌三年,5G商业化成功了吗?

发牌三年,5G商业化成功了吗?

2022-06-08 11:09:30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关键词:5G移动通信阅读量:49592

导读:我国5G牌照发放已近三年,这三年来,5G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产业生态稳步壮大,发展动力持续增强,5G应用已百花齐放,但5G的商业化成功了吗?
  恰逢中国5G发牌三周年,在三周年之际,被称为第四大运营商的中国广电启动192号码的预约活动。中国广电5G商用已进入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5G发牌三年来的进展吧!
 
  5G发牌三年成效
 
  自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我国5G牌照发放已近三年,这三年来,5G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产业生态稳步壮大,发展动力持续增强,5G应用已百花齐放。
 
  三年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5G创新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87%的乡镇镇区,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5325个,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4.13亿户。
 
  二是终端市场稳步发展。截至4月底,我国共有814款5G终端获得进网许可,其中手机终端569款。2022年1-4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合计6846.9万部,上市新机型达78款。
 
  三是融合应用取得成效。自去年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了5G应用相关政策,大力推动5G规模化应用。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多个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
 
  尽管我国目前5G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现在宣称5G成功还为时尚早,5G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降低建设运维成本
 
  5G基站是5G发展的基础,我国5G建设的一大问题就是成本的居高不下,据统计,一座5G基站的成本是40-50万元左右。
 
  另外,5G技术所强调的超低时延、超大带宽依赖于毫米波技术,然而目前全球运营商力推的却是厘米波技术,原因就在于毫米波技术的成本太高,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中国铁塔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个5G基站每天要用65度电,预计花费65元。以70万的基站总数来计算,即便保守估计,三大运营商一年也需要为5G基站支付165-215亿元的电费。如此庞大的电费支出对于运营商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这些负担最终也转向了消费者,于是我们可以看到5G套餐费用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价格。
 
  5G to B行业应用成果还需深化
 
  目前国内5G to B 业务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要深化。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工业互联网领域,5G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交通、能源等行业,“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生产能效管控等二十大典型应用场景,部分场景开始批量复制、5G应用商业转化、规模化复制的效率还有待提高,5G的应用效能还不是很高。
 
  5G行业的新格局
 
  5G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新格局,在三大运营商的技术不断成熟之际,第四位运营商中国广电的入局能否促进5G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不得不谈到中国广电拥有的技术了。
 
  根据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5G频谱规划方案,中国电信获得3.4-3.5GHz的100MHz频谱资源,中国联通获得3.5-3.6Ghz的100MHz频谱资源,中国移动获得2515-2675Mhz的160MHz带宽及4.8-4.9Ghz的100MHz频谱资源。如果广电使用700MHz进行5G的广覆盖,那么整体的覆盖成本将会比三大运营商降低30%左右。
 
  700MHz频段为低频段,具有信号覆盖广、穿透力强等特性。5G建网组网成本相对较低,同时4K、8K等超高清视频也是5G商用重要应用领域。
 
  此前,经过多次谈判之后,移动与中国广电又订立了《5G网络共建共享补充协议》。双方围绕中国广电获得的国家相关部门授权使用的700MHz全部频率共建共享700MHz无线网络。移动先行承担《补充协议》约定范围内700MHz无线网络全部建设费用,并先行享有上述无线网络资产所有权,双方均享有700MHz无线网络使用权。
 
  由于和移动共享基站,也就意味着中国广电用户和移动用户在5G网络上的体验感知是一致的。对于移动来说,可以借助这个黄金频段的优势,提高全国5G覆盖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共享到广电700MHz的资源。而对于中国广电来说,借助移动快速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减少了前期的投资成本,跟着移动以最快的速度将通信的短板补充起来,也是基于现实情况理性的考虑和最优的选择。
 
  伴随5G应用规模化,“5G+”将在政企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大力量。面向未来,5G浪潮将继续融入千行百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贵州召开高铁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质量提升推进会

    会议指出,近年来,贵州高铁发展迅猛,全省高铁通车运营里程已达1800余公里,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看到,高铁沿线部分区域,尤其是桥梁、隧道的4G/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还存在一定的盲区盲点,给旅客带来不便。
    移动通信科技
    2025-04-07 10:27:58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