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凉山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海云带领州执法支队(州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一行4人对会理、会东两县市牲畜耳标佩戴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
督查组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看耳标管理台账等方式重点督查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牲畜耳标管理、生猪规模养殖场耳标佩戴和生猪定点屠宰场耳标回收、保管、销毁等工作。在会理市督查了黎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黎溪镇生猪中央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黎鑫生猪定点屠宰场;会东县督查了姜州镇畜牧兽医站、宝哥生猪养殖场、铁骑力士疫咖公司生猪代养场、坨坨食品有限公司生猪耳标佩戴和管理情况。
针对督查发现的目前规模养殖场出栏戴标等问题,督查组要求:一是明确责任,提高戴标率。牲畜耳标佩戴的主体责任是养殖业主,养殖业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所饲养的牲畜加施耳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产地检疫中要严格查验耳标加施情况,没有佩戴耳标的不得出具检疫证明;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认真核对牲畜耳标与动物检疫证明是否相符;牲畜屠宰前要查验、登记耳标并督促屠宰企业按规定做好耳标回收、登记、销毁工作。
二是做好耳标补戴工作。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要加强存栏牲畜耳标的佩戴,牲畜实施免疫后同时佩戴耳标,出栏时因耳标严重磨损、破损、脱落的,要重新补戴耳标。散养户新增养殖的牲畜要及时通知村级防疫员补戴耳标。
三是加强牲畜耳标规范化管理。要按照专人管理、专库存放、专卷记录要求严格执行耳标的领取、保管、发放、使用、回收、销毁等制度,建立好台账,做到入库清晰、去向可查、库存明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