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健全我国数据安全保护体系,需要从“守法、投钱、培养人”三个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则应该做到“防违法、防盗窃、防勒索”。
对于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议,齐向东总结为“守法”、“投钱”、“培养人”三个关键词。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社会正在从“有法可依”向“有法必依”转变。2021年,工信部通报整改APP 1500多款,对500多个拒不整改APP下架处理。齐向东强调,企业和个人必须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明确数据安全“红线意识”。
在网络安全投入水平方面,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工信部已经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但目前我国的政企机构,大部分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固定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企业在攻防一线的实战优势,和高校一起制定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共同培养面向产业需求、具有实战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安全问题,齐向东总结为“三防”:防违法、防盗窃、防勒索。
“防违法”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齐向东建议,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安全企业的力量,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做好数字化转型。
“防盗窃”重点是防“内鬼”。齐向东指出两种必须重点关注的“内鬼”。其一是内部员工,大量真实案例已经证明,内部员工并不能完全可信,尤其是对管理员、技术员、操作员这“三员”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制度,而要靠技术,做到能审查、能告警、能拦截;其二是供应商,在供应链的开发、交付、使用三大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风险,且上游环节的安全问题会被传递到下游并放大,只要有一点漏洞就能层层渗透。
“防勒索”则需要建立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据奇安信应急响应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中型政企机构的应急响应事件中勒索攻击占到了近30%,“这是很高的一个比例。”齐向东表示,通过纵深防御,整合数据、技术和服务能力,从决策层面、操作层面实现全面监控,多道防线交叉验证,即使网络被攻破,也能够做到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
原标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产业数字化转型需做好“三防”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