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和飞信即将退出,5G消息有戏吗?

和飞信即将退出,5G消息有戏吗?

2022-08-08 09:59:10来源:TechWeb.com.cn 关键词:5G5G消息阅读量:21406

导读:5G消息在面向个人用户方面,瞄准的仍然是微信这类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的发送,以及用户之间的群聊功能。
  近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公告,称和飞信业务将于今年9月30日停止运营在业内引起了反响。有观点认为,和飞信的退出是为了运营商推出的5G消息让路。事实究竟如何?
 
  我们不妨先看看看和飞信的退出。2018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和飞信,将发展重心转移至企业通信市场,希望能够再续“互联网梦”。
 
  “免费短信”的功能是彼时飞信最大的亮点,当双方飞信都在线时,飞信对飞信即可传输消息,当接收方飞信不在线时,发送方的消息将自动转换为短信发送到对方手机。
 
  但加盟中国移动“和”家族的“和飞信”并没能在市场上翻起多大的水花,彼时的2B市场早已是竞争的红海,腾讯轻聊版QQ、TIM、企业微信以及阿里钉钉都在不断发力,更有“后起之秀”飞书前来搅局,飞信很难抢到一席之地。
 
  更为重要的是,与上述这些to B的企业通信应用相比,和飞信在功能上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由此看,和飞信的退出是早晚的事儿,只不过,5G消息的推出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产业分析师、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TechWeb表示,中国移动和飞信业务的落幕是一个必然结果,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过于缓慢,并没有跟上快速迭代、高开放性的时代,这也与运营机制体制有关。
 
  从内部运营机制来看,和飞信业务过于老化,并不灵活。此外,既得利益的羁绊也让和飞信也显得不够开放,比如无法和联通、电信的用户互联互通。
 
  从外部竞争来看,腾讯系的微信有QQ强大的社交关系链基础,能够把QQ的用户快速导入到微信产品中,而这种优势和飞信并不具有。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移动社交产品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所以和飞信的落幕也是必然的结果了。”丁少将说道。
 
  那么问题来了,5G消息的未来有戏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5G消息”,其实和5G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既不是5G特有的功能,也不是5G时代新开发出来的业务。它的真实身份是诞生已有10多年的RCS 技术。3大运营商之所以要把它名名为“5G消息”,很大原因应该还是想借5G这个热点,从营销推广的角度进行的考虑,与技术无关。
 
  正是由于非创新性的技术,且和5G无关,有观点将5G消息概括为“升级版的短信”,具体来说,5G消息面向个人用户,提供点到点的消息和群聊服务,除了支持文本外,还支持图片、音频、视频、位置、联系人等多种媒体格式。
 
  由此不难看到,5G消息在面向个人用户方面,瞄准的仍然是微信这类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的发送,以及用户之间的群聊功能。这并未跳出之前的飞信、易信等App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如果是面向C端用户的话,在面临最大竞争对手微信时,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想要拿下可观的活跃用户,难度极大。
 
  此外,从运营商的角度看,5G消息是否能成功还面临生态建设和盈利模式的考验。首先,5G消息盈利模式不明朗,微信和iMessage都是免费的,短信目前是收费的,5G消息取代了短信会免费吗?这还要看运营商的魄力和能否基于免费建立起独特的盈利模式。
 
  当然,5G消息也并非全无优势,例如用户无需安装软件、登录账号,甚至无需成为好友,就能完成信息的获取和交流,为其大规模商用带来一定的可能性。
 
  独立ICT评论人孙永杰指出,比如推动相关行业应用服务的轻量化。在实际应用中,金融、教育、税收、医疗等领域普遍存在App安装成本高、留存率低、用户活跃度低等问题,而5G消息可以助力实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企业与个人信息交互,提升相关行业服务体验。又如可以促进建立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5G消息作为运营商提供的基础通信业务,相对于其他企业提供的平台与服务,具有更高的社会公信力,这为其与不同行业融合、构建多产业协同体系创造了条件。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产业链上下游包括运营商、终端厂商、平台厂商、服务提供商、行业客户等都在加快部署,全力支持5G消息商用。“也许未来5G消息的成功,着力to B市场才是更好的选择。”孙永杰说道。
 
  原标题:和飞信即将退出,5G消息有戏吗?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5G工业互联网
    2025-02-13 11:37: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