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提出并归口,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起草了《桥梁动态挠度与索力数字图像法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2022年9月10日前截止。
近年来作为新兴的检测方法,数字图像检测以其非接触、高精度、方便快捷、平台扩展性强、与人工智能技术衔接良好等优势,在工程结构检测领域呈现出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今,数字图像法已成功应用于桥梁结构动静态位移测量以及拉索索力测量等方向。
根据《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标准分委组织,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现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工业大学联合起草了《桥梁动态挠度与索力数字图像法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团体标准质量,现公开征求意见。
请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对该项标准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并将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回函表于2022年9月10日前反馈给学会标准委办公室电子邮箱,逾期未反馈意见将按无意见处理。
根据意见稿了解到,《桥梁动态挠度与索力数字图像法检测技术规程》明确规定了桥梁动态位移测以及缆索承重桥梁索力检测的基本规定、数字图像获取、数字图像预处理、位移和挠度计算、索力计算以及报告编制,并且适用于各种类型桥梁的动态位移测试以及缆索支撑桥梁的索力或吊杆力的数字图像检测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对桥梁动态挠度与索力数字图像法检测时,除应遵照《桥梁动态挠度与索力数字图像法检测技术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一步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提高作业安全性,降低桥梁检测的风险,提高相关检测经济及社会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