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美联新材进军钠电池领域 与七彩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美联新材进军钠电池领域 与七彩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2-09-21 08:57:16来源:维科网锂电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电池材料美联新材阅读量:23529

导读: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目前拥有30万吨氰化钠产能,此次合作,于美联新材而言,有利于其更好地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公司规模化发展,从而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9月18日,美联新材(300586.SZ)公告,公司与七彩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暂定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业化项目,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助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双方拟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负责实施该项目,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各50%。
 
  关于美联新材
 
  美联新材成立于2000年6月,是国内色母粒行业领先企业,主营产品有色母粒、三聚氯氰、电池湿法隔膜(基膜和涂覆膜)和熔喷无纺布。目前拥有7家子公司,其中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是全球三聚氯氰行业的龙头企业,三聚氯氰年产能9万吨;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主要产品为湿法隔膜,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领域,目前已有3亿平方米湿法隔膜产能投产,2023年或将新增6亿平米产能。
 
  据了解,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种,此次美联新材与七彩化学合作,充分整合了双方的资源及技术优势,实现了高度战略协同。七彩化学拥有普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美联新材具有普鲁士蓝(白)上游核心原材料氰化钠的产能、成本、技术优势。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目前拥有30万吨氰化钠产能,此次合作,于美联新材而言,有利于其更好地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公司规模化发展,从而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实际上,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美联新材近两月也是频频出手布局。8月8日,美联新材公告,拟以1400万增资华钠新材,增资后持有华钠新材7%股权。华钠新材致力于高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有利于美联新材与华钠新材形成钠电池材料合作开发与供应关系。
 
  8月24日,美联新材公告,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拟出资1320万元与长沙美悦科技成立合资公司美南新材,研究钠离子电池用新型隔膜材料、锂离子电池用半固态隔膜材料等。
 
  2022年上半年,美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同比增长50.28%;实现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751.59%。
 
  华安证券分析师陈晓在8月22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美联新材三聚氯氰业务规模全球领先,湿法隔膜产能建设形成有效供给,深刻把握电池发展趋势前瞻性布局钠电,业绩有望快速释放。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19日,美联新材报17.29亿元,总市值90.68亿元。
 
  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虽然目前钠电池尚在商业化初期阶段,但各路兵马早已争相布局,提前抢占起跑位。
 
  维科网锂电了解到,钠离子电池的制造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完全兼容,可以沿用锂离子电池设备,电解液和隔膜也基本锂离子电池体系,创新差异主要体现在正极材料上。目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主要分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类化合物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三种技术路线。
 
  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钠、锰酸铁钠、钛锰酸钠等,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和英国Faradion是该路线的主要公司。
 
  普鲁士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具备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在制备过程中存在配位水含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宁德时代、星空钠电和美国Natron Energy是该路线的主要公司。
 
  聚阴离子型材料,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好,化合物族类具有多样性,但是较低的本征电子电导率,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
 
  负极材料方面,碳基类负极材料最具商业化应用潜力。
 
  东北证券研报显示,受储能经济性诉求驱动,钠离子电池量产加速。在碳酸锂供需紧平衡预期下,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两轮电动车及低续航里程A00级电动车等价格敏感领域逐渐渗透。
 
  开源证券分析师张绪成在研报中测算,2025/2030年钠离子电池在低速车领域的需求为16/51GWh;在电力储能领域2025/2030年新增需求量分别为19/ 68GWh。
 
  钠电池产业链布局
 
  目前,在电池、正极、负极等多个钠电池的生产环节,全球企业均已有所布局。
 
  宁德时代:全面布局了钠电池及其材料领域,采用普鲁士白正极材料、硬碳负极材料,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预计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既可用于电动汽车也可用于储能电站。
 
  中科海钠:同样是全面布局钠电池产业链。正极采用三元层状氧化物,负极采用成本低廉的无烟煤基软碳,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145Wh/kg,预计到2025年钠离子电池材料产能将达到40GWh。
 
  亿纬锂能:公司有钠电池相关技术储备。
 
  鹏辉能源:已生产出钠电池样品,正极为磷酸盐类,负极为硬碳体系。
 
  三峡能源:与三峡资本、安徽省阜阳市、中科海纳在阜阳市打造的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1GWh规模化量产线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今年正式投产。
 
  欣旺达:拥有钠电池补钠技术及钠电池相关发明专利。
 
  格林美:已完成钠电池研发,正在进行下游客户测试。
 
  振华新材:具备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能力,电压3.8-3.9V,比容145-150mAh/g,循环次数5000-6000次,目前处于送样阶段,已得到部分下游客户的认可。
 
  华阳股份:通过阳煤智能制造基金持有中科海钠15.56%的股权,共建年产能2000吨(约0.8 GWh)正/负极材料生产线,2022年投产,2023年将扩产至10GWh。
 
  浙江医药:持有钠创新能源40%股份,投资15亿建立铁酸钠正极产线,预计2022年年产8万吨。
 
  厦钨新能:钠电正极在国内外客户方面实现送样验证。
 
  容百科技:已具备纳电正极吨级生产能力,正在配合下游客户规划开发钠离子电池。
 
  杉杉股份: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
 
  璞泰来:在硬碳负极、钠电涂覆薄膜等方面均有技术积累。
 
  多氟多:有包括钠离子电池在内的多种新型电池的技术储备,六氟磷酸钠(NaPF6)产品已经批量发货,正在开发NaFSI产品。
 
  山东章鼓:持有安德新材料股份,该公司拥有钠离子固态隔膜生产技术。
 
  ·······
 
  原标题:又一化工龙头进军钠电池领域!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科海钠发布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

    随着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到来,以乘用车领衔的电动化已走过了大半程,新能源市场正同步开启商用车电动化征程。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
    2025-04-01 11:24:27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上车

    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是宁德时代于2024年10月发布的产品,号称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 400km 兼具 4C 超充功能的增混电池。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
    2025-03-14 13:51:09
  • 总投资168亿!两千亿巨头电池材料项目开工

    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单位为万华化学(烟台)电池产业有限公司(简称“烟台万华化学”),建设地点在烟台海阳,已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
    电池材料电池材料项目
    2025-02-26 15:52:58
  • 钠离子电池只是增混市场的“香饽饽”?

    在中高端纯电市场暂无用武之地的钠离子电池,却意外成为了增程、混动市场的“香饽饽”,锂钠“混搭”或将成为未来钠离子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2025-02-10 14:47:02
  • 又一钠电池企业完成超亿元融资

    作为一家年轻的初创公司,青钠凭借着“大圆柱 层氧”的青钠方案,已在湖州基地建成200MWh准量产线,主打产品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已实现批量出货。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2025-01-17 11:37:26
  • 松下能源:首要目标是在美国摆脱对供应链的依赖

    Allan Swan的上述言论突显出,美国下一任总统承诺提高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关税,已迫使世界各地的企业重新评估制造流程。
    电池电池材料
    2025-01-08 10:45: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