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年1.46万亿!第二大光伏市场通过新目标

5年1.46万亿!第二大光伏市场通过新目标

2022-09-21 09:02:01来源:维科网光伏 关键词:光伏产品氢能设备能源设备配件阅读量:24253

导读:根据此前公布的测算结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起到2027年,也就是5年时间内,欧盟需要额外投资2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6万亿元)用于发展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等。
  9月14日,欧盟议会以418票赞成、109票反对和111票弃权,通过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法案。法案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升至终端能源占比45%。
 
  早在2018年,欧盟议会就已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比例定为32%。今年6月底,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已经同意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比例提高至40%,本次会议前,新的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主要是在40%和45%之间进行博弈,最终将目标定为45%。
 
  根据此前公布的测算结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起到2027年,也就是5年时间内,欧盟需要额外投资2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6万亿元)用于发展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等。毫无疑问,太阳能是这其中的重点,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也将成为欧洲各国发展太阳能的首选。
 
  2030年 600GW
 
  资料显示,2021年底,欧盟光伏累计装机量为167GW。根据可再生能源法案的新目标,2025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320GW,相较2021年底几乎翻倍,而到2030年,累计光伏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600GW,又是一个几乎翻倍的“小目标”。
 
  其实,欧盟市场对光伏产品的旺盛需求,从2022年初便已露出端倪。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达78.6GW,同比增长74.3%。其中向欧洲地区出口约42.4GW,同比增长137%,远高于其他市场。
 
  西班牙、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是进口光伏组件的“主要力量”。
 
  今年7月8日,德国通过了新的《能源转型法》,明确规定2030年德国累计装机量将达到215GW,2026年起年增超过22GW。
 
  据外媒报道,自8月以来,英国每周都有约3000个家庭正在安装太阳能面板,与两年前相比翻了足足三倍。
 
  重塑欧洲光伏产业?
 
  当然,作为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欧洲也一直希望重塑欧洲光伏产业,以摆脱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依赖。
 
  十几年前,德国Q-Cells、SMA等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光伏企业,也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头羊”。但在中国光伏企业的冲击下,前者早已“卖身”给韩国韩华集团,后者在全球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在中国光伏企业面前已难有招架之力,这是欧洲光伏产业走向没落的缩影。
 
  今年4月,欧盟能源专员卡德里·西姆森公开表示,欧盟委员会正在起草一份详细计划,其中包括一项光伏发展战略,将加快项目安装、支持更多光伏电力采购并建立欧洲光伏制造能力。
 
  并非明智之举
 
  但从实际来看,欧洲再次发展光伏企业并非明智之举。
 
  十几年前,在我国光伏企业只能从事下游光伏组件生产,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等都需要从欧美进口,生产的光伏组件也主要用于出口。
 
  但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光伏企业已掌握核心技术,且在降本增效上发挥到了极致。以上游多晶硅为例,2020年通威股份已将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3.8万元/吨,远低于曾经的多晶硅巨头德国瓦克,如果不是2021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丧失成本优势的德国瓦克,很有可能已经放弃多晶硅业务。
 
  而在中下游产业链,中国光伏企业也通过引入金刚线切割、硅片减薄、多主栅等多种手段全方面降低成本,最终让光伏进入了平价时代。
 
  如果欧洲想要重塑光伏产业,必须要在全产业链进行降本,这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更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但如今的欧盟,显然很难完成这样的“壮举”。
 
  因此,欧盟想要通过发展光伏等手段完成本次可再生能源目标,依然离不开强大的中国光伏,这也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重大利好。
 
  原标题:5年1.46万亿!第二大光伏市场通过新目标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4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12月4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参加在京举办的2024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发展氢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探讨氢能领域相关企业如何发挥各自优势。
    氢能产业氢能设备
    2024-12-16 09:24:33
  • TüV莱茵广东公司新能源部件检测中心全面启动, 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

    未来,TüV莱茵广东公司新能源部件检测中心将与深圳的大湾区(深圳)运营中心、江苏太仓的长三角运营中心、上海的储能实验室共同构建协作机制。
    光伏产品锂电池
    2024-05-14 18:48:10
  • 成本可下降90%!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氢技术重大突破

    近日(4月16日),中国石油通过官方公众号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氢能氢能设备输氢设备
    2023-04-23 08:54:07
  • 台铃发布水冷氢能两轮车:备用氢罐随身带

    据了解,该车由台铃实现整车智能制造,阳氢集团承担氢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并提供甲醇制氢供氢、捷氢科技为整车提供氢动力系统核心单元。
    氢能设备氢能两轮车
    2023-03-31 08:15:39
  • 万亿级蓝海待启 储能路径奔向多元化发展

    当前,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预计电化学储能、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储能设备氢能设备机械储能
    2023-02-28 14:01:06
  • 每年可减碳143万吨 中石化绿氢项目开工

    日前中国石化宣布,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开工,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氢,氢能源将凭借其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在促进能源清洁化方面发挥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氢能设备储能设备氢燃料电池
    2023-02-21 15:59:3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