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2022中国显示光学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2中国显示光学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2-09-28 09:31:41来源:OFweek显示网 关键词:显示面板显示器光学膜阅读量:25033

导读:在当前应用最为广泛也最流行的LCD显示屏中,光学膜可分为液晶面板用光学膜与背光模组用光学膜,LCD显示屏主要也由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这两部分构成。
  在显示行业的产业链中,光学膜产业属于配套产业,但其生产出来的光学膜片却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由于光学膜片与显示面板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光学膜制造业也会像面板产业一般,受市场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光学膜是一种光学介质材料,基本功能分别是反射、减反射和光谱调控。其中反射功能可使光线按不同角度折转到空间的各个方向,减反射功能可将光线在反射时的损耗降到最低,光谱调控功能则可以使光学系统中的色度进行变换从而获得绚丽的色彩。
 
  光学膜在屏幕中的应用
 
  在当前应用最为广泛也最流行的LCD显示屏中,光学膜可分为液晶面板用光学膜与背光模组用光学膜,LCD显示屏主要也由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这两部分构成。LCD显示屏不是自发光方式,因此需要在液晶面板后增加背光模组作为光源。
 
  在液晶面板中会使用到的光学膜片包括偏光片、液晶配向膜与彩色滤光片等;在背光模组中会使用到的光学膜片则包括扩散膜、反射膜、增亮膜(棱镜片)与量子点膜等。
 
  光学膜市场现状
 
  近年来,受益于日韩退出LCD面板制造业务,加上宅经济导致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强劲,中国LCD产业蓬勃发展,液晶模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空间也在持续增长。但由于现阶段疫情、国际冲突与贸易战的影响,终端消费能力减弱导致需求萎靡,面板厂在今年都下调了产能,属于配套产业的光学膜市场整体增速也趋于缓慢。
 
  值得一说的是,Mini LED的背光分区技术属于对LCD技术的升级,仍然存在背光模组,对光学膜片仍有需求。而Mini LED直显产品与OLED显示产品在技术层面去掉了背光模组,将会直接降低光学膜的市场需求,但由于产品成本与技术成熟度的影响,对比而言,这两类显示产品的销量偏低。
 
  据行业数据预测,中国光学膜市场规模仍将保持 7.0%的年复合增长率,并于明年达到463.8亿元的市场规模。
 
  光学膜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的光学膜行业市场将被以下三个因素推动保持持续增长。第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与消费国,内销与出口的需求都十分旺盛,产业的规模效应将带动显示用光学膜的需求增长。第二,受益于液晶显示大尺寸化趋势明显,当前液晶电视的平均尺寸已从 32 寸上升到 75 寸,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也在不断扩大,将带动市场对显示用光学膜的需求进一步增长。第三,受贸易战影响,国产化自给自足的需求愈发重要,用国产的光学膜片替代进口光学膜片势在必行,这也将带动市场对显示用光学膜的需求增长。
 
  据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7月,中国共生产手机8.63亿台(其中智能手机6.65亿台)、微型计算机2.46亿台、出货手机4.7亿台、笔记本电脑1.04亿台;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2907亿元,同比增长7.9%。
 
  2022光学膜上市企业经营状况
 
  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学膜上市企业有激智科技、斯迪克、宁波长阳科技、翰博高新、锦富技术等,其中翰博高新营收高达13.84亿元,斯迪克净利润高达0.9亿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