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USB-IF组织正式发布了全新的USB4 v2.0标准规范,带来了新一代USB 80Gbps接口,还有全新的命名体系。
说到命名骚操作,除了大名鼎鼎的微软“改名部”,最会玩的就是USB-IF组织了,从早期的Full Speed、High Speed,到后来的USB 3.2 Gen1/Gen2/Gen2x2,能让你分清楚算我输。
到了USB4,不但再次改变命名方式,技术上也变懒了,几乎直接承袭了Intel捐献的雷电3标准,从物理底层到技术规格都如出一辙。
新鲜出炉的USB4 v2.0,也不是接口名字,而只是规范命名。
从此以后(到下次再改名),USB接口将统一以传输带宽命名,USB4 v2.0对应USB 80Gbps,USB4对应USB 40Gbps,USB 3.2 Gen2x2对应20Gbps,USB 3.2 Gen2对应USB 10Gbps,USB 3.2 Gen1对应USB 5Gbps……
更古老的USB 2.0、USB 1.0保持不变,因为它们的速度太慢了,还停留在Mbps数量级。如果改叫USB 480Mbps,不但麻烦还容易引起误会(你也知道容易误会啊)。
所以请注意新接口下的包装标识、接口标识、数据线标识。
回到UBS4 2.0或者说USB 80Gbps,它的首要变化自然是带宽再次翻番来到了80Gbps,这得益于新的基于PAM3信号编码机制的物理层架构,同时还有新定义的80Gbps有源数据线。
在特定应用场景中,比如8K超高清显示,USB 80Gbps还可以配置为非对称编码异步传输模式,一个方向可以高达120Gbps,从而足够承载DP 2.0/2.1 UHBR20信号,另一个方向则是40Gbps。
其次,USB 80Gbps升级了数据和显示协议,可以更好地利用带宽,其中数据传输支持20Gbps的高带宽,显示传输则和DP 2.0、PCIe 4.0相互打通,共享PHY物理层,从而一个接口搞定高速数据、显示。
当然了,USB 80Gbps依然保持向下兼容,而且只有USB Type-C一种接口形式。
顺带一提,USB Type-C接口规范、USB PD供电规范也已升级,与USB 80Gbps保持同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