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范围内节能减碳浪潮的兴起,航空业也踏上了节能减排之路。
航空运输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飞机航空燃油燃烧,节能减排要从能源替代着手。目前,研究较广且可行性较高的方案有电动化、氢能化、可持续航空燃料三种。
电动化方案
电动飞机是指依靠电动机驱动的飞机,其舍弃了传统的内燃机,电力的来源较为丰富多样,包括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无线能量传输和其他种类的电池。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可载人电动飞机主要包括太阳能飞机,
蓄电池电动飞机以及燃料电池飞机。
虽然电动飞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商业化落地却依然十分遥远。采用电动机驱动的飞机关键性能指标较低,电动力推进系统重量过大。能量利用率较低、电池等关键部件成本较高也是电动飞机发展的阻力。
氢能化方案
对于航空业而言,氢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利用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高压氢气和燃料电池的组合技术日渐成熟,未来有望在小型飞机上全面推广;但飞机的特点和当前技术的局限决定了氢能难以在短时间内对航空燃油进行规模替代。
可持续航空燃料
航空业对于低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更为清洁的燃料。生物航煤与传统航煤的成分相近,采用了餐饮废油、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材料,,虽然燃烧也会产生碳排放,但由于其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精炼环节的能耗外,不会额外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起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不少航空发动机产品可以应用一定比例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航空制造商正在试图提高燃油中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混合比例。波音公司提出到2030年,让所有飞机都能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普惠发动机方面也表示目前所有普惠发动机都可以在最高50%SAF与传统航空煤油混合的情况下运行,普惠也在开展测试,提高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比例;空客方面则推出了三款氢能源商用飞机的视觉概念图,称这些飞机将在2035年推出并投入使用。
如此看来,氢能化方案成为了各大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力点。除了技术上的突破,氢能化方案的成熟落地还需要包括储存氢能、运输氢能和生产氢能在内的全链条的合作。
近年来,氢能在商业化落地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氢能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加速。这给了航空领域氢能化方案的落地信心,而氢能在航空领域的运用或将引起行业变革,加速航空业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