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紧跟智慧城市步伐 “虚拟现实+”加速多场景应用落地

2022-11-09 11:49:52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21288

分享:
导读:随着AR/VR应用向垂直行业的推进,以及BIM(建筑信息建模)的逐渐成熟,BIM与AR/VR相融合推向更多的行业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日,《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发布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行动计划》提出加速 “虚拟现实+”在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其中,在虚拟现实+智慧城市领域,《行动计划》提出探索虚拟现实在城市治理中的融合应用,形成城市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促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和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随着AR/VR应用向垂直行业的推进,以及BIM(建筑信息建模)的逐渐成熟,BIM与AR/VR相融合推向更多的行业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那么,虚拟现实与智慧城市之间有何联系呢?
 
  智慧城市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可以在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各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环境模拟、动态仿真、感知互动等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全面展示城市信息数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为城市的科学规划、精准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计划》提出,探索虚拟现实在城市治理中的融合应用,形成城市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虚拟现实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基础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管理、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城市数字化可以实现城市问题诊断、解决方案辅助设计、方案验证、城市未来预测,从而为城市治理提供数据、决策支持。
 
  一方面,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城市管理者可以突破传统二维城市规划的单一、枯燥,将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角色定位搬至线上,并进行等级与权限的分配,上到市级、区级,下到社区、街道、网格,各司其责,方便统筹管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戴上VR头显,便能瞬间切换到虚拟建构的城市场景中,从任意角度、任意距离观察现在及未来城市的规划。与此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能实现以上帝视觉,在空中俯瞰审视城市的整体布局,实现社会治理的动态可视化。
 
  《行动计划》还提出,提升数字空间运营服务能力,探索室内外实景三维商业化建设模式,面向交通出行、餐饮购物、文娱休闲等场景,打造虚实融合、高效便捷的个性化智慧生活信息服务。下面一起来看看“虚拟现实+”如何赋能智慧生活。
 
  以交通领域为例,V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教育、轨道交通建设、驾驶培训、站内导航等方面。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可创建虚拟交通体验场景和交通安全教育培训系统,不仅能让广大交通参与者身临其境般融入到虚拟交通环境中,还可以通过虚拟交通环境中的各种训练来提高各项交通安全技能。
 
  随着手机上各类餐饮软件的普及和使用,VR餐饮也逐渐得到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可。比起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宣传和订餐模式,VR餐饮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完整的餐品信息以及更直观的订餐体验,更具吸引力。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实施“智慧城市领域‘VR/AR智慧商圈’工程”,打造涵盖互动社交、室内导航、餐饮购物等的个性化生活信息服务。近年来,5G、VR/AR等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得到创新应用,通过智能分析消费、人流、交通等数据,实现个性化消费引导、安全监管、智慧停车等功能,可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建议、线上定制发货等服务,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有利于推动传统实体店铺数字化转型。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智能网联道路消息质量评价标准》等五项标准立项获批 2024-05-28 14:10:51
湖北省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促进会发布《智能网联道路消息质量评价标准》等五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智慧城市与数字中国建设:相辅相成,共筑未来 2024-05-23 10:37:35
近日,国家数据局连续印发了《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和《数字中国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清单》。
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 2024-05-21 09:21:32
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