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屡次上市被中止,比亚迪:“搞钱”更重要

屡次上市被中止,比亚迪:“搞钱”更重要

2022-11-17 11:54:13来源:盖世汽车 关键词:半导体高性能MCU芯片设计阅读量:21130

导读:2022年11月1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比亚迪半导体上市又遇坎坷。
 
  11月1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比亚迪半导体)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比亚迪还表示,待条件成熟时,该公司将择机再次启动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工作。


 

  对于终止IPO,比亚迪对媒体进行了回应:此次是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是基于市场情况的预判、项目建设的紧迫性等因素充分论证后作出的审慎决策,为了日后高速发展做铺垫。
 
  上述回复还不够具体。详细来说,此次终止分拆上市,主要是比亚迪半导体为了扩大晶圆产能,在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审核期间已投资实施济南功率半导体产能建设项目。该项目目前已成功投入生产,产能爬坡情况良好,但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新增晶圆产能仍远不能满足下游需求。
 
  比亚迪表示,为尽快提升产能供给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比亚迪半导体拟抢抓时间窗口,开展大规模晶圆产能投资建设。在济南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额投资,预计对比亚迪半导体未来资产和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换言之,相对于上市,比亚迪半导体更倾向于继续扩大投产。我们或许也可以认为,眼下的比亚迪半导体暂不缺少大额融资资金支持,其造血能力可以支持自身继续“搞事业”。
 
  坎坷的上市之路
 
  然而,即使比亚迪表明其因扩产决定终止分拆上市,但是行业内仍不可忽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不易的事实。
 
  自2020年起,比亚迪已开始筹划将其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独立上市。但其上市之路并非坦途,曾多次出现中止的情况。
 
  2021年5月,比亚迪半导体向深交所提交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正式开启上市进程,募集资金将聚焦于投建功率半导体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高性能MCU芯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发项目、高精度BMS芯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2021年6月29日,比亚迪半导体IPO申请获受理,但一个半月后因发行律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首次申请中止审核;2021年9月比亚迪半导体又三次因财务资料到期而申请中止。2022年1月,比亚迪半导体过会并于4月29日提交注册。
 
  今年10月1日,比亚迪半导体因为财务数据过期,而导致IPO进程中止;随后其又被证监会问询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核心。

 

  图源: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
 
  然而,艰难的上市过程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的信心。这和车载芯片市场景气度有关,也和比亚迪半导体的特殊身份有关。
 
  眼下,车载芯片短缺的焦虑仍然笼罩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13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390.46万辆汽车。AFS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427.62万辆。
 
  11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在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今年1-9月,长安汽车因缺芯贵电掉量60.6万辆”,“缺芯贵电”目前是汽车行业最痛点,严重破坏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车载芯片产业中,比亚迪半导体不可忽视。比亚迪车规半导体IDM生产中,主要分SiC(碳化硅)材料、IGBT材料(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在IGBT领域,比亚迪半导体2019、2020连续两年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机驱动器厂商中全球排名第二,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仅次于全球龙头英飞凌。
 
  根据Omdia统计的数据,在IGBT领域,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9%。这与其母公司比亚迪汽车不无关系。
 
  脱离比亚迪后的市场化之路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比亚迪累计交付新能源汽车接近140万辆,同比涨幅达到了239%。作为对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二的特斯拉则仅交付了91万辆。
 
  再看比亚迪的盈利能力。财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前三季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281%。且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比亚迪在手的订单已有70万辆左右。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宣布下线,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时13年、从“100万到200万”用时1年,从“200万到300万”仅用时半年,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演全新“加速度”。
 
  且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半导体约六成收入来自其母公司比亚迪。招股书显示,2018 年、2019 年和 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向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1亿元、6.01亿元和 8.51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 67.88%、54.86%和59.02%。且比亚迪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光电半导体产品、制造及服务主要向比亚迪销售,且关联销售的毛利率较高。
 
  而此前,创业板上市委曾对比亚迪半导体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关联交易。这也是目前比亚迪半导体急需回答市场的问题。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表示:“我们的市场化1.0的战略,就是让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以事业部的形式杀出去,去和同行竞争,拆出去赚市场的钱那才叫本事。”
 
  根据比亚迪半导体透露,在车规级客户方面,该公司产品已进入小鹏汽车、东风岚图、宇通汽车、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整车厂的供应体系,目前主要供应IGBT模块、电流传感器、车载影像传感模块、车载系统等产品。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0年,比亚迪仍然占据比亚迪半导体营业收入总额比重的58.84%。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目前来看,比亚迪半导体是否能否对外供货,脱离比亚迪独立生存也没那么重要,毕竟其最大的客户比亚迪的订单已经让比亚迪半导体忙得团团转。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