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报告:2022年绿色建筑技术投资激增 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

报告:2022年绿色建筑技术投资激增 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

2022-12-06 11:05:43来源:千家网 关键词:低碳建筑技术智能建筑阅读量:22684

导读:建筑是世界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物化排放,这导致建筑业尝试新的工艺,如使用生物基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报告称,这些进步导致2022年绿色建筑过程的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2亿美元。
  A/O Proptech的一份报告发现,今年对低碳建筑技术的投资超过20亿美元,因为建筑业正在寻找降低排放印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包括有朝一日储存世界上大量的二氧化碳。
 
  建筑是世界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物化排放,这导致建筑业尝试新的工艺,如使用生物基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报告称,这些进步导致2022年绿色建筑过程的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2亿美元。
 
  A/O ProTech表示,可持续建筑方面的进步,包括使用生物材料,可能会在世界建筑结构中创造碳汇,几乎相当于亚马逊雨林中储存的碳量。如果城市和开发商致力于这些实践,到2050年,多达600亿吨的二氧化碳可以储存在建筑环境中。
 
  报告发现,总体而言,自2017年以来,已有超过45亿美元直接投资于脱碳建筑。这包括452笔交易,其中80%发生在北美和欧洲。
 
  根据Architecture 2030的数据,,建筑物约占世界排放量的40%。其中13%来自材料和施工过程中的排放。该组织表示,到2060年,建筑面积预计将翻一番。
 
  A/O ProTech的报告称,到2050年,一半的建筑排放将来自嵌入碳。
 
  一些组织最近承诺减少建筑行业的排放。MEP 2040挑战是提供机械、电气、管道和其他设计服务的组织的承诺,旨在到2040年实现项目的净零。二十多个建筑组织呼吁政府代表在COP27会议上承诺为脱碳做出努力。
 
  Architecture 2030表示,为了实现零排放,该行业需要采用促进材料再利用的原则,优化材料使用,包括低碳和零碳材料,并找到封存碳的方法。这包括设计碳封存地点和使用碳封存材料。
 
  A/O ProTech的报告称,将最大限度减少材料使用的改进建筑工艺与传统材料交换为低碳、生物基和可回收资源相结合,可以作为碳去除系统,将城市变成碳汇。该报告发现,城市有可能封存多达亚马逊五分之四的碳。
 
  寻找可持续建筑材料
 
  大部分建筑所包含的排放来自混凝土和钢材,它们占全球排放量的8%左右。A/O ProTech说,如果不改变,材料制造的排放量可能高达190亿吨。
 
  零废物欧洲和Eunomia研究和咨询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如水泥、铝和钢,如果没有重大变化,都有可能失去碳预算。欧盟最大的水泥制造商已经承诺到2030年减少30%的排放量。
 
  A/O ProTech表示,今年对低碳水泥产品的投资已经达到2.67亿美元。它表示,低碳水泥替代品可以减少高达70%的材料排放。
 
  该报告发现,建筑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竹子、稻草和大麻等生物基材料。木材增长最快,新法规也鼓励使用木材。
 
  另一个例子是由Lendlease、Rubicon Technologies、Mycocycle和Rockwood Sustainable Solutions合作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使用蘑菇来分解沥青瓦。它希望创造一种可以在建筑行业重复使用的生物产品。
 
  立法也有助于改善建筑业。报告称,法国有一项规定,到2030年,公共建筑的一半建筑材料必须是生物基材料,而在英国,一项说明建筑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估必须伴随伦敦的所有主要开发项目。在美国,纽约和丹佛等大城市的建筑排放法规即将生效。
 
  A/O ProTech报告还称,解决架构设计和影响的软件正在增长。If表示,软件占2017-2019年绿色建筑技术资金的2%,但到2022年已获得超过1.8亿美元和8%的市场份额。
 
  报告称,在可持续建筑方面投资最多的城市是伦敦、旧金山、以色列特拉维夫、洛杉矶和加州奥克兰。
 
  原标题:报告:2022年绿色建筑技术投资激增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更智能的建筑:通过结构3D设计实现更高效率

    随着技术的进步,3D设计技术已经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工具。本文介绍如何通过结构3D设计实现建筑更高效率的六大策略。
    智能建筑3D打印技术
    2024-10-22 09:26:39
  • IoT传感器和AI如何彻底改变智能建筑

    利用物联网 (IoT)、人工智能 (AI)、自动化等技术,智能建筑可以帮助建筑管理简化运营、提高透明度并自动化传统的手动工作流程,从而创建无缝流程和高效的管理实践。
    物联网传感器智能建筑
    2024-04-13 08:35:35
  • 未来展望:2024年全球脱碳和净零目标面临的挑战

    实现净零或碳中和目标需要从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过渡到可再生替代能源。尽管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将它们整合到现有电网和城市景观中可能具有挑战性。
    智能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
    2023-12-19 10:17:20
  • 李泽湘入股加码固工机器人,智能建筑迎来新机遇

    在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建筑企业正积极布局机器人赋能,固工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此轮融资或许表示建筑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智能建筑机器人
    2023-10-03 09:43:57
  • 关于征询公众对修改《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意见的公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碳排放,主动适应节能降碳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现决定对《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作出修改。
    节能建筑智能建筑
    2023-09-12 19:00:47
  •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如何开启智能建筑设计的未来

    互联传感器、智能子系统和实时数据分析,正在将建筑气候控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物联网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智能建筑
    2023-07-03 11:10:1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