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新区福山园”消息,12月15日,安瓦新能源半固态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举行。
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360亩,建设10GWh半固态电池产业基地,主要生产能量密度达300-340Wh/kg的半固态技术体系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应用于整车、储能、换电等市场领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近10亿元。
资料显示,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全球化的能源创新型公司,核心技术源于美国24M公司,其半固态电池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公司股东包括奇瑞新能源汽车、泰国GPSC、国轩高科、日本阿泽巴、众源新材等世界500强和知名上市企业。
其中,奇瑞新能源汽车为第四大股东,持股比列为11.24%;国轩高科为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70%。
除了此次60亿元项目外,2021年2月,奇瑞话语与安瓦新能源签约落地能量密度达300-340Wh/Kg的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
国轩高科方面,除了投资安瓦新能源,其自身也早已布局固态电池。
今年5月,国轩高科发布了半固态电池。该半固态电芯尺寸为580mm*120mm*9mm,重量为1341g,容量为136Ah,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
国轩高科近期在投资者互动中表示,该半固态电池通过最为严格的针刺测试,电池包能量密度260Wh/kg,续航里程1000KM,预计年底实现装车,明年批量交付。
奇瑞与国轩,一个是下游车企,一个是中游电池企业,两家公司投资安瓦新能源的背后原因不言而喻。因为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等优势,一直被视为一种突破当今电动汽车性能限制的方法。
根据产业链调研,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逐步实现商业化。
电池企业方面,包括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辉能科技、赣锋锂电、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蜂巢能源、Quantum Scape、SolidPower、Factorial Energy等电池企业都在布局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车企方面,蔚来、东风、北汽蓝谷、现代、丰田、本田、宝马、大众、奔驰等都已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部分车企还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规划。
当然,当中也不乏一些跨界资本,比如小米与华为参与了卫蓝新能源的B轮与C轮的融资;碧桂园创投独家投资太蓝新能源A+轮融资;欣旺达参投高能时代等。
布局固态电池的产业链企业和资本越来越多,说明固态电池发展越来越快,市场对其狂热的程度愈发显著。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有望达到500GWh,保守估计将形成三千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无论对车企、动力电池企业还是研发企业,亦或是其他行业企业而言,它都是一个充满潜力但又极具挑战的新赛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