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西门子:仿真与测试领域的五大关键趋势

西门子:仿真与测试领域的五大关键趋势

2022-12-28 11:37:22来源:西门子 关键词:工业仿真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阅读量:24741

导读:进入2023年,工程仿真将依然重要。西门子总结了明年在工程仿真领域的五大关键趋势:(可执行)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MBSE)、增材制造与创成式设计以及优化数字材料。
  2023年在即,在持续不断的供应链问题、通货膨胀、全球性技能短缺(尤其是专业工程学科的技能短缺)以及能源不安全感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边缘。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制造企业及能源供应商也在纷纷竭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避免气候危机产生的严重影响。
 
  前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即使研发预算遭到削减,工程仿真仍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原因就在于它能够促进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时间并提高生产效率。进入2023年,工程仿真将依然重要。在下文中,我们总结了明年在工程仿真领域的五大关键趋势。
 
  1.(可执行)数字孪生
 
  在 Gartner 发布的2018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数字孪生占据了“期望膨胀期顶峰”(期望值最高状态)的顶点。据技术成熟度曲线预测,达到这一顶点之后,新技术不可避免地陷入“泡沫破裂谷底期”(由于早期采用者未能实现期望潜能而导致兴趣逐渐减弱),此后或有望进入“生产成熟期”(主流采用阶段)。彼时 Gartner 预测,数字孪生将在5-10年后进入成熟期。换言之,现在正当其时。
 
  2023年,数字孪生将演变成更加成熟且极具实用性的概念,即可执行的数字孪生(xDT)。xDT 就是数字孪生芯片,xDT 使用从实体产品内置的少量传感器得来的数据,利用降阶模型执行实时仿真。基于这些少量的传感器,xDT 可以预测对象任何点位的物理状态。
 
  利用可执行数字孪生,工程师可以基于有限数量的传感器点位,实时预测资产的整体性能。
 
  利用 xDT,操作人员可以对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性能进行监测。不仅如此,可执行数字孪生还能适应其环境并从中汲取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资产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操作条件而调整变化,操作人员甚至还能在问题发生前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安排相应的维护工作。最终,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健性。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2023年,工程师将继续扩大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扩充工程师个人的知识储备,将累积的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的项目。
 
  例如,Simcenter 用户开始使用机器学习来扫描以前的仿真结果,训练算法以识别能够对产品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的流动特性(或应力集中等等)。更引人注目的是,机器学习训练的算法甚至能够识别有经验的工程师都有可能遗漏的情况,全面提高仿真生成数据的价值。再比如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还被用来识别大型 CAD 装配体中的各个零部件并对之进行分类,节省宝贵的工程时间。
 
  2023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以帮助工程师执行更多的仿真,并从每一次仿真中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此外,它们还将使得工程师能够集中精力,依据仿真数据做出决策,而不是将时间花在重复、枯燥的任务上,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
 
  3.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MBSE)
 
  现如今,复杂的产品都是电子器件、软件和机械部件的综合体,造成复杂的跨产品交互,而对这些交互亟待管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是一种可帮助我们管理产品复杂度的工程方法,从而确保复杂的事物也不尽然就难以处理。
 
  2020年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MBSE 业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政府用作对系统复杂度进行跟踪的手段”, MBSE“使得工程师能够在完整的计算机模型中进行系统表达,进而更好地进行追溯和跟踪,并提高信息一致性。”
 
  通过帮助工程师理解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并识别驱动系统行为的关键因素,MBSE 可为决策流程提供支持。MBSE 将建模和仿真作为系统设计流程的核心环节。换言之,必须孤立地考虑各独立组件和子系统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相反,用户现在可以在考虑整个系统性能的情况下,进行各独立组件和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4. 增材制造与创成式设计
 
  几年前,笔者有幸与仿真行业(包括FEA和CFD)早期的一些先行者们进行交谈。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预设制造而非产品设计将成为仿真的最佳用例,因为“在任何产品的生产成本中,设计约占10%,市场营销约占10%,而制造约占80%。”2023年,随着制造企业利用仿真来实施并优化其增材制造流程,这一设想最终走向现实。
 
  增材制造崛起的结果就是带来了创成式设计。在创成式设计中,产品几何体直接从仿真演变而来,而非出自 CAD 设计师之手。2023年,在摆脱了传统流程之约束的增材制造的加持下,工程师可以制造出更佳的经仿真优化产品。
 
  5. 优化数字材料
 
  材料科学领域的革命性发展推动着下一代技术的进步。
 
  作为工程师,我们总是倾向于以理所当然的态度看待材料。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中,材料都是“给定项”,在设计流程一开始就已确定,项目过程中鲜少有任何变化。工程师愿意随时对每一个几何参数进行微调整,以寻求最优工程解决方案,但却总是将材料作为一项约束条件,而非能够自由发挥的领域。
 
  近来,可通过仿真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的“数字材料”的发展改变了这一范式,开启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无限可能。
 
  Simcenter 可帮助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预测材料的微观结构属性将给其结构性能带来何等影响。
 
  2023年,数字材料将帮助材料科学家和产品设计工程师更好地协同,使他们每一次都能为相关应用程序研发适当的材料,材料发展将能与工程创新齐头并进,有些数字材料还将减少人类社会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原标题:西门子:仿真与测试领域的五大关键趋势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从“传统”到“智联” 云天化石化实验室的数智化蜕变之路

    实验室设备管理是实验室运行的基础,也是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依托创新构建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云天化石化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正逐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数智化数字孪生云天化石化
    2025-04-23 16:52:0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