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合计319.66亿!三大国企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出炉

合计319.66亿!三大国企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出炉

2023-01-09 09:28:50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关键词:清洁能源海上风电新能源阅读量:25972

导读:多家国字头发电集团发布了其2022年全年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成绩单”。其中,仅三峡能源、中国核电及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等三家国企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就达到319.66亿千瓦时。
  近日,多家国字头发电集团发布了其2022年全年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成绩单”。其中,仅三峡能源、中国核电及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等三家国企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就达到319.66亿千瓦时。
 
  三峡能源
 
  1月5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公司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总发电量130.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3.07%。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98.8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8.51%(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61.1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7.59%;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37.7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286.39%);太阳能完成发电量29.3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28.77%;水电完成发电量2.0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6.38%;独立储能完成发电量0.11亿千瓦时。
 
  2022年全年,公司累计总发电量483.5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6.21%。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339.48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8.97%(陆上风电完成发电量226.1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 长16.21%;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113.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240.29%);太阳能完成发电量134.4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41.50%;水电完成发电量9.2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7.80%;独立储能完成发电量0.41亿千瓦时。
 
  中国核电
 
  1月6日,中国核电发布公告称,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核电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00万千瓦;控股在建机组8台,装机容量887.80万千瓦;控股核准待建设机组3台,装机容量367.5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合计3630.30万千瓦。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1,253.07万千瓦,包括风电420.74万千瓦、光伏832.33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21.1万千瓦;控股新能源在建项目572.60万千瓦,其中风电155.50万千瓦、光伏417.10万千瓦。
 
  2022年全年,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1992.8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发电量166.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2%;累计上网电量187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5%。其中,在新能源部分,2022年全年新能源发电量累计为140.4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7.66%;上网电量138.2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8.43%。其中:光伏发电量75.10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51.25%,风力发电量65.3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3.72%。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365小时,风力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289小时。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一批自建及收购的风电、光伏项目陆续投产。
 
  2023年,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为2050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835亿千瓦时,新能源计划发电量为215亿千瓦时。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
 
  近日从黄河水电官微获悉,黄河公司2022年发电装机容量2806.5万千瓦,较年初增长106.7万千瓦;全年发电量682.64亿千瓦时。
 
  2022年黄河公司水力发电依然保持着主力军地位,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控制水库水位、强化设备巡查维护等方式,完成年度发电量384.34亿千瓦时。
 
  除了水电发电量保持领先外,黄河公司全年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达到110.15亿千瓦时,实现稳中有升的目标。
 
  全国数据(1-11月)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22年11月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太阳能发电量为157.5亿千瓦时。
 
  2022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太阳能发电量累计达到21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