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2023-01-14 08:02:11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关键词:智能算力智能计算智算阅读量:43999

导读:数据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同时也将导致对算力规模和算力能力等需求的快速提升。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智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迅猛,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步伐不断提速。
  根据近日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已经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8.5%。
 
  算力是设备通过处理数据,实现特定结果输出的计算能力,其代表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化技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目前来看,主要的算力类型可以划分为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即人工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终端算力和边缘计算算力等等。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同时也将导致对算力规模和算力能力等需求的快速提升。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智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迅猛,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步伐不断提速。
 
  “智能计算变革生产力,加速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最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曾表示。
 
  显而易见,智算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在需求层面,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已经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对此,智能算力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建设需要跟上。
 
  在政策方面,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了系列人工智能发展政策,智能算力发展基础逐渐夯实,并且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智算中心建设需要提速。在发展基础方面,围绕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发展思路,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异构芯片、算力设施、算法模型等为核心的架构体系,智算中心具备建设基础。
 
  目前,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协调区域平衡化发展,推进集约化、绿色节能、安全稳定的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中,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广州、成都、苏州、南京、济南等10个城市有着较早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政策保障,充分的智算基础设施规划、投入,达到上百家AI企业集聚、十万级人才保障,千亿级AI产业集群规模。
 
  不过,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还需要注重四个方面,如算力基建化为主体、算法基建化为引领、服务智件化、设施绿色化为支撑。其中,在“双碳”目标下,智算中心节能减排是大趋势。在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中提到,智算中心通过采用液冷等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全面降低智算中心能耗,实现绿色发展。
 
  现如今,智能算力对于提升国家、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俨然成为业内的共识。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以及智算中心的加速建设,我国正加快实现有效的资源结构整合,构建更为健全的算力、算法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以及AI产业化、政府治理的智能化等的大趋势下,我国AI算力将蓬勃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