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中国、欧洲、印度等多个主要光伏市场新增装机均大幅增长,对光伏组件企业业绩影响最为明显。
进入2023年,四大组件企业先后发布业绩预告。
在净利润方面,隆基绿能依然“傲视群雄”,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5-155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单晶硅片和组件上的“双龙头”地位。晶澳科技预计净利润为48-56亿元,天合光能为34.22-40.18亿元,在科创板上市仅一年时间的晶科能源,也交出了预计净利润26.6-29.6亿元的“成绩单”。
据此计算,2022年四大组件企业净利润超过250亿元。
在利润增幅方面,晶澳科技以135.45%-174.69%的增幅领先,晶科能源以133.05%-159.33%的增幅紧随其后,天合光能增幅为89.69%-122.68%,隆基绿能增幅为60%-71%。
总体来看,四大组件企业在2022年均获得“大丰收”,且在组件出货量与其他企业拉开了差距,在垂直一体化建设上也有足够的领先优势。
不过在2022年,四大组件企业对垂直一体化和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上有了一定的差异,或将改变未来的走向。
垂直一体化方面,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已选择从多晶硅到光伏组件的布局,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依然坚持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布局,尤其是隆基绿能,2023年初就宣布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建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震惊光伏行业的同时,也再次表明其无意向上游多晶硅环节延伸。
电池技术方面,隆基绿能在2022年11月2日发布了独创的HPBC电池技术,标准版量产效率突破25%,叠加了氢钝化技术的Pro版,效率超过25.3%。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则是选择了TOPCON电池技术,2023年将实现规模化量产,量产效率在25%左右,其中晶科能源产能领先,第二代Tiger Neo系列组件最高效率更是达到了23.2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