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龙头逆势扩产
公告发出后,不少投资者表示不解。进入2023年后,硅料价格持续下滑,根据硅片巨头TCL中环数据显示,1月硅料成交价格已在20万元/吨以下,跟此前超过30万元/吨的价格相去甚远。
据调研机构预测,乐观情况下2023年全年硅料产量将达140万吨,对应可生产光伏组件约500GW,而行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为400GW左右。硅料供需矛盾将成为历史。
显然,供应链供求关系的变动并未影响到通威的规划。
2020年底,通威硅料产能为8万吨,2021年底提升至18万吨。据其2021年年报显示,硅料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27%,虽只是第三大营收来源,但毛利率却高达66.69%,是公司最为“吸金”的业务。
此后,通威在全国多地投建硅料项目,并规划2024-2026年高纯多晶硅累计规模达80-100万吨,力争实现行业30%-40%的市场占有率目标。本次斥资60亿元在乐山投建12万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就是其长期产能规划的重要一步。
2024年,通威股份还将投建三个硅料项目,规划产能共计52万吨。
双龙头优势
当然,作为硅料龙头,通威并非完全无视供应链的供需变化。在硅料价格下行阶段继续扩产,只因其还是光伏电池龙头。
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通威连续5年登顶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冠军,2021年末电池产能已达45GW。2022年,通威成为行业首家光伏电池出货量超过100GW的企业。
硅料下游是硅片,硅片下游就是电池,通过在硅料和电池两大环节建立的领先优势,丝毫不必担心硅料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利润也会从硅料传导至电池端。
组件“搅局者”
同时,通威股份也在2022年将业务延伸至光伏组件,多次中标组件项目,对外显示出其在成本上的优势。
据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博士介绍,2022年通威组件产能达14GW,预计2023年底组件总产能将达80GW。
如此庞大的组件产能,叠加在硅料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将成为通威股份在2023年新的业绩增长点。
今年1月,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52-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2023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